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因而,无论是企业现实管理实践,还是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希望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到底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却一直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工程施工的控制,还是工程成本控制,安全监管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工程具体施工建设中控制着腐败现象的出现。虽然现阶段安全监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到些许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监管实际工作开展中尚存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安全监管人员的角色进行可阐述,并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重要性;安全人员角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模和体量逐渐升高,拥有着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其安全生产问题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受到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国家和行业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很大程度上控制、扭转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利局面,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比重仍然较大。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确保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以及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设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对提升建筑安全管理,减少施工现场的事故以及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财产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建设的目标,满足行业当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的安全。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所有人员均需要树立并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建筑工程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可能为了追赶施工工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和安全管理力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因施工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角色
2.1助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最了解、最熟悉。因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首先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顾问、参谋。《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并应履行七项法定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可谓责任重大。一方面,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只是其中之一,受时间精力与专业知识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主要负责人迫切需要有安全管理方面的专门人员予以协助。另一方面,安全生产是一门综合科学,涉及众多的专业知识,企业主要负责人也迫切需要具备专业背景、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予以协助。基于助手的身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既要及时将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最新要求传递给企业主要负责人,以便其知晓;又要适时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前述最新要求、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建设性实施建议,或者为企业决策层或管理层、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其专业分委员会提供咨询,并就安全管理的宏观方面提出建议。
2.2培训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分任务的承担者,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莫属。绝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把安全生产培训的职责划归给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人员。基于培训师的身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既要负责拟定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的实施与考核;又要根据企业安全风险特征和不同层级人员的安全需求,选定甚至组织编写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而非简单地从市场上购买几本书籍,更要亲自讲授安全生产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来使教育培训更加生动。对此,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依据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会议,加深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并引入一些安全事故案例,使施工人员明白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的道理,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如此才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在过程中要强化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验收工作,加大安全管理资金、设施的投入,坚持长效管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
2.4协调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当好协调员,协调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安全事务。这也是为什么诸多的安全管理体系均将“协商沟通”作为核心要素之一的原因。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控制与动态管理,基于协调员的身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参与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规章制度完善、事故调查等事务,以及提供改进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文明生产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设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5监督者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观察各层级人员作业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一旦设计并建立,接下来关键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体而言就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地。
需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不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把自己仅仅定位是一名安全检查者,而不是监督者,因而陷入没完没了的隐患排查治理,疲于应付各种安全检查,造成当前自身的“保姆式”困境。基于监督者的身份,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摆正自身的态度和责任,通过正确的监管方式、优良的职业道德、合格的技能水平来履行自身的职责。有效规避因为自身素质不足导致监管不到位、违法操作等不良状况的产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持续优化自身的素质、增强工作水平,像监督管理部门更要持续的优化监管体系,汲取更多的优质人员,根据监督活动的特别性质和标准来创建合理的培训方案,持续提升监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带来高品质的监管服务,最终为建筑的施工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评判安全工作的现实表现;定期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数据,评估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适时引入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标准,定期审核评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深入分析企业整体安全表现,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3.安全监管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作为综合化较高的作业,涵盖了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等方面。因此,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与监督强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是保障建筑工程的核心。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已经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3.1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
针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受到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管人员在实际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开展监管工作,导致现阶段监管工作开展效果不尽人意。与此同时,在安全监管工作具体开展中,会受到监管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导致主观因素、他人干扰极易出现在监管工作中,使得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对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果产生影响。此外,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监管人员无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考量,进而出现部分施工单位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搪塞监管人员,对监管管理工作效果造成严重的制约。
3.2安全监管素质缺位
作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主要执行人,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监管工作开展水平。但是纵观现阶段安全监管部门的发展,其中部分监管人员素质能力未达到标准要求。在具体监管管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再加上部分监管人员自身管理技能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并严重制约着监管工作的开展。
3.3政府监督被社会误解
政府工程监督组织成为工程相关的负责人,对工程监督有较强的依赖性,工程监督组织被定位为工程负责人,那些直接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单位却无动于衷,这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发展规律相违背,因此政府部门自然而然成为工程主要的负责人,这就导致工程监督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不和谐因素,工程建设参方的责任意识也随之下降,严重依赖工程监督,这对大众对于监督机构职能定位及提升建筑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均是极为不利的。
4.建筑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要想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建设效果的提升,必须要重视对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最大化发挥出安全监管工作的作用和效用。基于此,需基于市场公信力内容,结合对建筑工程技术的掌握,在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规范文件以及监管工作开展需求的分析,实现对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正式迈入国家化发展阶段,而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安全监管部门必须重视对单位信誉的提升。基于此,安全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对自身公信力的不断提升来扩大单位的发展空间,并保障监管工作开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得到提升。基于此,安全监管单位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健全,以期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效果的全面提升。
4.3注重建立人员职业素质
强化针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开展,其中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与水平。实际建筑工程建设中,通过对建立人员素质能力的强化,就可以有效提升监管工作开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果。建立单位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定期进行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具体包括监管工作技能的培训,以及理论知识教育。针对理论知识教育而言,其中涉及到对监管人员进行经济、法律以及相关管理知识的教育,以期强化监管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引导人员正确认知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需要求监管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工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因为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相对较多,只有监管人员掌握大量的优秀工作经验,才能在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筑企业不仅要确保建筑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加大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力度,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科学规划,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章程,增强安全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4):240.
[2]宋志成. 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分析[J]. 中国建筑科技导报,2017(13).
[3]吴朝平. 建筑安全监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低碳世界, 2018, 186(12):179-180.
[4]赵瑞. 建筑安全监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11):337-338.
[5]徐其龙. 房屋建筑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2):37-37.
[6]梁炀标 .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的探讨 [J]. 建材发展导向,2019(9):335-335.
[7]刘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