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510700
摘要:本文阐述了船舶制造企业的特点,对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问题现状进行说明,做出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的对策分析,希望对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控制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船舶制造企业开始对生产管理控制的构建越来越重视。在我国船舶制造企业主要着重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收集、互相监督这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船舶制造企业的特点
明确指出标准的船舶制造流程和规范的安全行为,并设立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要全力排除和避免在具有危险和安全隐患的地方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船舶生产企业有序运行。同时,为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运作,也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人员和设备都有安全保证,并指出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的结果,并使企业生产活动的标准化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1、小量生产的大型单件。由于不同的客户要求生产的船舶类型不一样,船舶制造企业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零件重复性和相似性都比较低,是不能够采用流水线生产这种方案的。大型单件一般是一边设计一边生产,在这其中还需要不定时的修改,这样才能保证能按期把货物交到客户手里。其次船体的制作是非常复杂的,每个部件之间的组装非常严格,导致生产的周期较长。2、高风险度。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先天上的优势——海岸线长,这为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发展带来无比充足的地域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船舶制造企业要开始和全球的同行一同竞争,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
2、需求大量的资金。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船坞建设、机器购置、材料采购,从而而使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由于船舶本身造价成本很高,生产周期长,因此船舶制造企业需要非常多的资金才能经营下去。
二、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问题现状
1、生产管理环境不规范。人力资源、内部审政策、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等都是企业实施生产管理控制的基础。我国虽有部分大型船舶企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是还有大多数中小型的船舶制造企业忽略了这个部门的重要性,缺乏自我监督的能力。企业未能形成良好的生产管理环境,领导也就不会对内部的控制有所重视,使得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于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来说,缺少了审计部门将会对企业管理体系造成极大的伤害,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2、控制活动执行不理想。控制活动主要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那么控制活动就需要更高水平的风险评估才能有更有效的控制成果。加入风险评估系统没能及时发现风险,那么船舶制造企业就无法定出一个适合当时形势的控制制度,使执行控制活动大打折扣。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即使按照相关情报制定出生产管理控制制度,但是员工在工作中由于对制度的不重视并未能按章办事,使得控制活动制度可有可无,一点实质作用也没有。为此执行控制活动一定要先做好风险评估。
3、信息与沟通有阻碍。船舶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沟通必须做到及时并准确地收集传递各种信息,保证信息在企业内外都能进行无阻碍的沟通。船舶制造企业的采集信息、传递情报和反馈方式比其他企业落后,主要原因是需要管理的层次太多,不能准确、迅速、完整地传递相关信息。导致员工心中没有确认好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是处于一个重要位置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就会在工作中缺乏信心。且由于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内部门之间不能第一时间通过沟通获得有用的信息,无法积极配合生产管理控制的实施。
4、内部监督缺乏力度。
内部监督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监督的主要执行者,大多数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并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出于成本的考虑,多设立一个部门就需要更多的成本,所以企业会让财务部的人员同时负责审计工作。但是未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出来,就会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三、强化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的对策
1、完善生产管理控制的环境建设。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环境是企业能顺利运作的基础。首先要使管理者明白生产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规定而进行环境建设。提升管理层的素质才能改变企业的管理理念。其次就是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生产管理的经营效率是会受到组织结构影响的,根据其他企业的结构形式船舶制造企业可以设置更适合自己的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还有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每一个企业的底蕴,它不仅可以指导员工的行为,还能提高企业的稳定性。最后必须做好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的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员工都了解这种控制方式的好处是什么,从而积极地配合这种控制体系努力工作。
2、强化控制活动执行机制。完善的内控制度还需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保证其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船舶制造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的执行写入章程,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设置不同的内部控制运行考核指标,出台配套的奖惩措施,持续考核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情况,量化执行效果,将员工薪酬与内部控制运行效果挂钩,以激励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3、优化信息与沟通体系。信息的收集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是企业生产管理控制能顺利运作的前提。为了使船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迅速解决,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就是关键。船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给各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运作中的信息能第一时间得到协调和配合。这样不仅管理层可以对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各个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向管理层反映意见,一举两得。
4、加强生产管理控制监督。监督能很好地控制企业的生产管理,是船舶制造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船舶制造企业必须要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其不同于其他部门的权限,并与财会部门分别开来,这样才能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审计活动,并直接向董事会或更高的管理层报告。同时还可以招聘专业的会计师对企业生产管理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审计并做出审计报告,只要使生产管理控制审计成为一种体制,就能促进企业的内部建设。此外还可以规定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互相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后的报告和建议交给管理层进行分析,这样能有效地提升生产管理控制的运行效果。
5、加强船舶的常规维护。在生活中,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制度严格指导船员执行企业规定的维修制度,并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避免维修计划处于形式化。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要了解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提高对船舶及其机器设备的养护。
四、总结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在船舶制造企业中,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和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改进步伐,同时促进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进.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控制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186.
[2]潘晶晶.基于ERM-IF的船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3]丁玲,陈涛.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7):74+78.
[4]张建业.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J].低碳世界,2016(16):231-232.
[5]康芙.基于供应链的船舶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