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现代海湾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当下,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予以高度关注。然而,在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不少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建设速度上,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所忽视,由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酿成的安全事故并不罕见,给居民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并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只有保证结构设计才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并且通过提升结构的稳定性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的意义
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是现代化建筑行业一直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是建筑工程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如果设计不合理,就可能会在建设施工或后期使用中出现安全隐患,引发安全问题。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使得建筑工程从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一方面使得建筑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得建筑的寿命延长,且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少塌方等情况的发生。总体上来说,既能满足住户对建筑结构美观性和舒适性的需求,还能满足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也使得设计单位的设计能收到社会的认可,使得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取得不断的进步,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2.1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在我国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对于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意识比较差,难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出具了对应的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但一些企业在设计的工作过程中,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这样给建筑结构带来严重的威胁。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工程的成本,甚至私自进行结构的设计,使用劣质的材料,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另外,建筑设计的人员其安全意识比较弱也会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其专业的素质与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对于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积极的沟通与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2.2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不合理也会对其安全性造成影响。例如如果建筑结构材料选择不当,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候就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产生影响,甚至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变形或坍塌。另外,当前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建筑物外观设计上,导致建筑物外观足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却受到了忽视。最后,建筑设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高导致建筑结构设计没有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规定要求,导致建筑结构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建筑结构安全性。
2.3偷工减料乱象横生
在建筑工程中,一些建筑单位为了减少工程的投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故意减少钢材的使用以其他材质进行替代,但是过度的替代和节约就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这种钢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对钢材的使用量是有着明文规定的,根据建筑的类型和位置的不同所需要的钢材量也不尽相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对施工环节进行高效的监督。另外,一些建筑公司还经常采用一些劣质钢筋来进行建筑施工,这种钢筋的韧性和强度根本不能满足建筑的安全要求,一旦发生地震的话,该种建筑根本不能抵挡,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人们的安危。
2.4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不够重视
近年来,我国频发地震事故,影响十分恶劣,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建筑物抗震性较差的问题,完全不符合我国标准规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设计人员没有重视做好建筑物的防震设计工作,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给国家,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指出一旦发生地震事故时,小震(超越概率30%)情况下要保障建筑物无破坏,中震(超越概率10%)情况下保证建筑物后期能修复,大震(超越概率2%)情况下则要保证建筑物肯定不会发生坍塌。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单位都忽略了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还有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详细了解和掌握抗震设计技术规范,防护工作实施不到位,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域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导致发生地震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可以做到灵活应变,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高度重视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
3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安全的措施
3.1加强对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只有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单位应该为设计人员组织一定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同时还应该对安全知识进行相应的考核,将考核结果和职工薪酬进行直接挂钩,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对安全设计工作的重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确保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对建筑设计进行安全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对设计人员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不带应该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2遵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规范
为了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相关政府部门及建筑设计单位要着眼于制度要素,以从制度层面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从源头上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实用性。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将各个设计要点落实到位。此外,通过设置专门的审查体系,组建专业的建筑安全评估小组,能够对建筑质量开展细致全面的审查工作,为确保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奠定基础。
3.3提高建筑施工材料质量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在具体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把控好材料质量关口,坚决避免施工单位因为要提升自身的经济利润在建筑材料上进行偷工减料,对于不合格的施工建筑材料应该严禁入场使用,将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材料拦截在施工场外。
3.4强化建筑结构抗震力设计
为了保障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要求,首先就要重视强化建筑结构抗震力设计,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前,要先全面分析和掌握建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从全方位提升建筑整体的标准化水平。有关设计人员要把新的设计观念和传统设计方法有机整合,深刻认识到建筑结构中保障抗震性的重要意义。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除了要考虑地震因素,还应考虑其他震动因素,认真分析和研究建筑物周边环境,结合考虑各方面不确定因素,不断提高其抗震性,最终实现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和人民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总结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的设计属于重要的环节,只有设计得科学、合理才能够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重视建筑的设计工作。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尤其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使得建筑工程既能为住户提供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又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朋卫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14).
[2]张虹.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与企业,2014(2).
[3]乔玉瑞.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