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问题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张庆忠
[导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夏津县自然资源局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向有机农业发展方向转变。而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质量,需要合理采用土壤培肥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有机农业中土壤培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有机肥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机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具备较高的生态性,能通过土壤培肥技术使农作物在无农药及化肥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同时还能对农作物病虫害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而采用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能为我国未来农业的较快发展提供助力。
        一、有机肥种类
        (一)绿肥。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绿肥是较为常见的生物肥源,有较为丰富的养分,并且能有效扩充肥源,对土壤的肥沃程度进行全面改善。绿肥栽培种类多样,栽培方式简单,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品种,有效提高绿肥产量,使其能在有机土壤培肥过程中充分发挥肥效。
        (二)动植物性有机肥。动植物性有机肥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在使用时需要将秸秆与动物粪便进行有效结合并充分腐熟,使得动物粪便中的氮元素、盐分及有机成分能被充分利用,使动植物性有机肥具有较高的肥效。
        (三)矿物质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普通的有机肥对其营养元素的补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施用矿物质肥对其进行有效调节。不同农作物的生产过程需要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差异,一些作物生长期间需要一定量的氮元素,一些需要钾元素,适当补充矿物质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一般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主要有氮、磷、钾等元素,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作物自身的需求进行适量使用。
        (四)蚯蚓。蚯蚓日常所需营养是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能翻松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较大的益处。此外,蚯蚓自身的活动还能有效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肥料,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蚯蚓还是一种蛋白肥,死亡后可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
        二、土壤培肥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土壤性质。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需要对土壤性质进行有效检测,确定其是否适合农作物种植。并且对土壤腐殖质层厚度进行测量,同时通过化学检验来确定其含量,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二)注意轮作与轮耕原则。在进行土壤耕种期间,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采用轮作轮耕方式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且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同时还能保持土壤养分,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三)注意培肥方式。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培肥。而不同肥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比如,矿物质肥虽可有效补充微量元素,但是缺少对氮、磷、钾元素的补充;腐熟肥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但是制作过程较为缓慢。为此,可以将不同肥料与不同的培肥方式进行有效结合,较大程度地提高土壤培肥效果。
        三、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一)根据土壤特性培肥。在农作物种植之前,要对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保证土壤条件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外,还要对土壤进行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分析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再根据作物自身生长情况适量施肥,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培肥方式的合理利用。不同的培肥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肥方式进行相关试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培肥时间和培肥方式。此外,还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的培肥方式,根据其特性进行有效施肥,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质量。

比如,植物培肥可以与动物培肥方式有效结合,矿物质培肥方式对其他培肥方式有较大的补充作用。不同的培肥方式交叉使用是后期农作物施肥较为重要的方式。
        (三)轮作、轮耕技术。实施轮作、轮耕,可有效降低土壤耕地负荷,提高土壤质量,即提升耕种质量[3]。此外,采用轮作、轮耕方式,可使土壤得到有效休整,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四)生物培肥。生物培肥是一种新型的土壤培肥方式,主要是利用不同生物的特性来提高肥效。一般生物培肥方式有2种。一是蚯蚓培肥。蚯蚓主要以土壤中有机物为养分,能将有机物分解为可供植物吸收的营养。将放置蚯蚓与施加腐熟的农家肥相结合,能有效加快腐熟肥中有机物的分解,一般每667 m2地中放置25 kg蚯蚓,可大大提高有机肥的转化率,也可以将蚯蚓粪便融入土壤中进行土质的有效改善。二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一般与矿物质肥料结合使用,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益生菌类肥料,能有效加速矿物质分解,发挥释放微量元素的作用。
        (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施肥。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其中土壤的湿度、水分及微生物含量等均会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土壤肥力不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北方地区土壤温度较低,并且微生物含量较低、活力弱,需要通过添加有机肥提高有机质的转换能力,以促进农作物对有机物的有效吸收;南方地区由于雨水较多,土壤较为湿润,会使一部分养分被雨水冲走,导致养分流失,为此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有机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六)秸秆与沼气的作用。秸秆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质与矿物质,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中有机肥的来源。沼气也是土壤中较为重要的肥源,利用沼气残渣不但能有效得到无公害肥料,而且此种生态能源的利用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大大避免肥料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农村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有机物料的科学还田方式
        (一)秸秆还田。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碳及大量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且秸秆在土壤中腐解成有机肥,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特性。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农业的主要举措之一,对减少化肥施用、优化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沃程度、促进农作物生长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物质炭还田。生物质炭还田是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在缺氧环境下高温处理,得到富碳类物质再还田的过程。传统方法习惯将土覆盖在点燃的物质上长时间无焰燃烧;现代方法是将生物质原料在裂解炉限氧的环境下燃烧发生裂解反应,产生的烟气在泵的抽引下经过冷却分离设备可分别得到生物油、木醋液和可燃性气体,裂解反应的剩余物即为生物质炭。研究表明,将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改善土壤培肥效果,而且能够增加土壤中碳库容量,在固定大气中CO2的同时,影响土壤CH4的排放。生物质炭疏松多孔,含有丰富的矿质养分,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产量。生物质炭也可作为一种肥料增效剂,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淋失,提升氮肥利用率,保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减缓有机肥中活性有机碳的分解速度,减少碳排放。
        (三)畜禽粪便还田。我国畜禽粪便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畜禽粪便还田时,粪肥在地表的时间越长,灌溉或雨水径流对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而将粪肥与表土混合可有效减少养分的流失。研究表明,畜禽粪便深施更有利于减少氨的挥发和径流损失,撒施后翻耕及条施后覆土能有效抑制氨的挥发、减少氧化亚氮的排放损失,施用液体、固体粪肥时深耕并立即覆盖是最有效的减少损失的措施。
        五、结语
        在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土壤培肥技术,通过对土壤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元素的补充来全面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绿色与无公害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业市场提供较为丰富、健康的食品,从而使我国农业发展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忠琴.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卷宗,2017(26):85-86.
        [2]纪桂萍,高永环.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7(1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