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趣园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加强精细化建设对提高整体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针对中国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建设对策,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艺术水平,创造更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本文分析了园林施工中精细化施工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精细化;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可在将提升整体园绿色效果的同时,为民众提供良好休闲娱乐空间。而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众对园林景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正因此,如何提升园林景观施工有效性成为园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精细施工模式的运用可在提升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实际作用与价值,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对精细施工的运用,结合当前园林景观施工现状,制订精细施工措施,实现对园林景观的有效施工建设。
1.园林景观的施工特点
1.1工程复杂,知识面广
园林景观建设涉及建筑学理论、园林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知识,这类工程对综合性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既要达到国家标准质量,又要在外观上体现出园林景观建筑的艺术感。各处的设计既要合理又要美观,因此,要求在设计与施工上做到精益求精,这也是对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工作人员一个综合性素养的考验,要求其必须具有优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想象力与艺术视角,不断接受新事物,发挥创新精神,规划出独特的园林设计。
1.2施工难度大,艺术性强
园林景观就整体来说是一种艺术性建筑,无论是单独的个体园林规划设计、整体园林规划设计,还是园林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搭配,都具有极高的能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性,由此加大了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难度。例如,在一个园林整体的施工过程中,若是某一处无法达到设计人员预期的艺术性效果时,就需要反复的研究、整改、磨合,需要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技术上精细化创新,因此,来达到最好的艺术表现方式,让每一处的景观都契合在一个主题里,相辅相成,即使是自然环境局限了创作,园林设计施工也会在允许的范围内作出最好的效果,采用技术方式体现景观设计高水平。
1.3园林景观是“活的”
园林景观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与其他普通建筑不同的是,园林景观在布局设计时,除了要规划建筑,还要考虑到许多富有生命特征的对象。例如,花卉、植被及各类草木等。因为这些具有生命性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生长环境、季节性等,既要利用好这些生命的各种特征,满足人们的审美,又要体现出其生态功能,使其发挥出环境美化、空气净化方面的效果,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向往。这也是园林景观与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最大的不同之处。
1.4园林景观施工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园林景观施工受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在园林建设上并没有统一性的参考标准,导致了园林景观施工出现差异化,这就需要综合考虑不确定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不确定因素制定相关预控措施。
2.园林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房屋建筑,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它没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其他房屋建筑的依据。正因为如此,城市景观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建设。因此,园林景观在施工前期,应应该根据每个园林项目的地形和环境来设计独特的景观。然后,依据图纸文件来对所需材料、设备、厂房等进行采办,同时建筑企业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各项工程环节的协调特性,以此来为后续精细化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2.2施工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的景观建设水平差强人意,建设高质量的景观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提高景观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必须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水平建筑技术。目前,我国园林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没有专业的施工技术,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这导致园林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往往导致施工中的违章建筑,降低园林施工质量。
2.3缺乏全面的施工管理制度
景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关注的环节众多而复杂。尤其是管理问题。管理在景观中非常重要。只有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有效地落实到施工中,明确各施工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才能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发展。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在施工中并没有起到制约作用,导致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2.4景观养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景观建设需要多个不同的专业相互配合,建设周期长,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施工管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设备维护往往被忽视。由于植物保养不当,会导致植物因缺乏营养而枯萎或死亡。结果,成本增加,设计结果与图纸相差甚远,降低了景观的整体质量和美感。
3.细化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对策分析
3.1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
精细化施工主要是以环节衔接、细部处理等为主,在园林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从全局观察地形地貌、季节性气候等,对花草植被区域进行设定时,应与休闲区、绿化区隔离开来,且园林内各景点的布局情况应按照实际需求来设定,确保园林景观各区域可实现精准分配。
3.2强化施工技术基准
施工技术作为项目工作质量与进度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园林景观施工的规范性,以从技术本身为出发点,对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进行预期设定,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因技术问题引发工期延误、安全隐患等问题。在花草植被敷设过程中,应依据土壤特性来选取适宜生长的植物,或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增加植物的存活率,以保证景观园林内的植被可茁壮成长。
3.3完善监管体系
施工过程的监管模式作为一种硬性化基准,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思想、工作行为等进行约束,同时也对各项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建构监管体系时,可从文件管理、材料管理、施工审验、器材设备等方面进行监管,并将员工考核纳入到基准评价体系中,以此来实现监管的精细化。同时,应建立责任分化制度,将工程施工中的权责落实到个人,如某一项建筑环节产生问题时,则应依据问题来找到直属负责者,进而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3.4加强后期运维管理
为达到景观工程的预期建设目的,植物种植需要经过两次验收,为此,整体项目工程应延续到植物成长后,直至植被可满足实际观赏需求。上述目标管理形式对后期运维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基准,不仅需技术人员掌握设施维修的技能,还需精通植被成长特性,定期对植被进行养护,对生长不良、影响整体效果的重点地区及时更换植物,以保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升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发挥其实际效用与作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工作。 基于此,需要重视对精细施工模式的运用,明确园林景观施工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园林景观施工质量,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清.探讨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措施[J].现代园艺,2016(14):176- 177.
[2]王泽录,梁宏彬.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35):99- 100.
[3]张传营,李珍宁.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6(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