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差异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阎红
[导读]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殷周时期,中国园林被称为是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
        武汉鹏飞俊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100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殷周时期,中国园林被称为是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秦汉时期的园林是供帝王游憩的境域同,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玩耍的园林称为园、园池、宅园、别苑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理论上,园林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腕,经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园林;差异性
        1中国园林的发展简史
        中国的园林起始于商周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昌盛于明清时期,停滞于民国前后,再次发展现代(新中国建国之后)。中国的园林总的说来它阅历了下面几个发展阶段:商周时期的以狩猎为主的皇家苑、囿,如周文王建灵囿。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以自然环境为根底、又增加了人造景物的皇家和贵戚富豪宫苑,如汉武帝的“上林苑”。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以诗画意境所造的园林,如“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两宋至明初时期注重开掘自然山水精髓的园林,如“琼华苑”。明中叶至清中叶时期的“圆明园”,还有就是“避暑山庄”等。
        再经过民国前后的停滞之后,我国园林又开端了一个新的发展,就是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也就是1949—1952年间是以恢复和整理旧有公园为主;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是以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大量建造新公园为主;1958—1965年期间呈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文化大反动”期间园林建立再次陷于停滞,这次直到1979年中国园林才得以重新起步,建立速度普遍加快。
        2中国园林的特征及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差别
        由中国园林的简史能够晓得,能够看出,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满足皇家及官宦,富商的小群体需求,现代园林则主要面向公众。对功用需求的不同,在造园第理念上就有所不同了,古代园林多用小径,现代园林造园时路就不宜太小了,园林建筑物的范围也有不同。特别是民国前后,这是中国传统园林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分水岭。
        2.1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在布景结构上的特性及差别
        中国传统园林造景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愈加温馨宜人的环境。能够说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是中国传统园林主要的构成要素;乡土资料的精工巧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是不拘泥于庭院范围,经过借景扩展空间视觉边境,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络、相照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再次是动静分离、真假比照、承上启下、按部就班、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迂回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规划准绳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外形、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构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同,整齐交织、相互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部分交织,以构成丰厚得似乎没有止境的景观。下图为传统园林(图-1)与现代园林(图-2)
       
        图-1                      图-2
        我们知道创造景观是自然之人化,什么是人的自然化呢?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在她的《印象和回忆》中有一段浪漫的叙述可以说代表了欧洲人在发现了自然美之后的欣喜之情,作家沉浸在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意和解放的感受之中。
        现代社会较之古代,无疑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若从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乃至对生活的理解等方面看,现代人未必比古人高明。我们永远需要从先贤的遗产中,获取智慧和精神。不是有些新知识和新观念,曾是在五行和风水的学说中找到支点的?
        关于中国现代园林来说,现代园林将重点放在城市开放空间上,用建筑、山系、水体和植物等园林要素,所构建出来具有生态功用、艺术欣赏价值和休闲运用的三大功用的城市大园林。因而,与传统园林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园林经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谐和性研讨,进行包括城市道路、路灯、构筑物及其他市政设备等城市设备和绿地,并包括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在内的开放空间。
        2.2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在社会文化上的特性及差别
        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儒家思想乃至生活风俗的影响。所以中国传统园林在植物选择上非常注重“品德”;中国传统园林在布景方式上不只仅为了绿化,还非常注重色、香、韵,而且还力图能入画,要具有画意、诗意,意境上求“深远”“委婉”“内秀”。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谐和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经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方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而现代园林是人与自然的调和统一。现代园林是一个包括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体系,具有人情味。现代园林是人工发明的,高于自然的模仿,城市里的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共享与融合城市环境,走出私密性的园居小圈子,走进共享的大环境。现代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继承,是与西方园林文化不时碰撞和交融而呈现的,中国的现代园林已然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现代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目前,很多城市都建有宏大的广场,然而偌大一个广场,其地面不是用硬地铺装,就是以草坪为主,只有少量的乔木配置于道路两旁,即使有许多休息设施也只得置于露天之下。在炎炎夏季和多雨季节,即没有大树庇荫,也没有遮雨设施,再美的风景也没人久留于此。因此我觉得,缺乏生活内容和对生活的创造,是现代园林艺术趋于空洞化的重要根源。甚至刻意表现的形式,有时也与生活的自身逻辑或正确方向背道而驰。创造生活的优良传统,才是提高现代园林艺术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建园”的实质内涵。
        当然,具体论述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实践为依据,实现与人的沟通,达到与人愉悦的心情。
        (1)强调开放性与外向性,与城市景观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便于公众游览,使形式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和心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2)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但也不排斥直线与折线,它从西方规则式园林中吸取其简洁明快的画面,又从我国传统园林中提炼出流畅的曲线,在整体上灵活多变,轻松活泼;
        (3)强调抽象性、寓意性,具有意境,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它不脱离具体物象,也不脱离群众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园林中的山石、瀑布、流水等自然界景物抽象化,使它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较浓的装饰性,在寓意性方面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
        (4)讲究大效果,注重大块空间,大块色彩的对比,从而达到简洁明快,施工完毕后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5)重视植物造景,充分利用自然形和几何形的植物进行构图,通过平面与立面的变化,造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使作品具有精致的舞台效果;
        (6)形体的变化富于人工装饰美,即善于变化又协调同意,不流于程式化。为提高施工的精度和严密性,基本形体应有规律可循;
        (7)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具有独创性,与传统园林绝无雷同。
        结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园林阅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乘凉的好去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传统园林是写意山水式园林,讲求天人合一,是强调意境的自然山水园林;而现代园林过火的承受西方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式,注重颜色、线条、外形,大多构成了混合式园林。
        参考文献:
        [1]曹永军.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19):259+261.
        [2]田朝阳,陈晶晶,冯艳.中国传统园林“时空设计法”空间构图原理探讨[J].华中建筑,2016,33(09):21-25.
        [3]孙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61-62.
        [4]周健.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J].信息化建设,2017(12):214-215.
        [5]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2016(09):60-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