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桥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建设水平和施工质量对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桥梁钻孔灌注桩桩长可根据持力土层的起伏面变化。并按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组合配置钢筋,钢筋用量较少,便利施工,故应用较为普遍。桥梁钻孔桩施工中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孔形质量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是钻孔灌注桩成败的关键。因此,强化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它能确保桥梁建设稳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市政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钻孔桩施工工艺的特征和应用要点
1.1 施工工艺的特征
桥梁在实际施工建设的时候,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能够更好地提升桥梁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因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中主要使用人工开挖和机械钻孔的操作方法,它有助于地基结构中桩孔的打造。另外,通过使用钢筋笼和混凝土材料来开展混凝土灌注操作,钻孔灌注桩能够使地基结构更加结实,还可以提升桥梁的整体安全和稳定性。桥梁中存在很多类型的施工模式,控制孔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施工企业进行钻孔操作的时候要使用沉管、挖孔或者钻孔的灌注桩方法。
1.2 钻孔桩施工工艺的运用
工程技术人员要在运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之前对工程的地质情况,施工的现状进行了解,然后确定有效的钻孔灌注桩方式、应用方法和埋藏高度,从而更好地提升钻孔灌注桩的抗震效果以及防破裂的能力。如果钻孔灌注桩的周边有淤泥,就要做好压屈验算的工作;还应该科学有效地设计好桩基的承载力大小,防止桩基的承载力太小而引发安全问题。确定钻孔灌注桩打入地面的高度时,应该结合所在地的土壤情况和桩基的负载强度加以把握,防止工程后期路基不稳[1]。对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事先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相关工具,并且强化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审核与测量工作,有效地调整和检测好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施工器材,且必须确定好轴线的定位点和控制点。
2 市政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原料质量控制
影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因素在于原料,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原料的入场,确保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场地,避免因施工原料问题而出现质量问题。如砼原料则应当选择卵石或石子含沙量小于2%,这样便可以提高砼的流动性,否则将极易出现堵管问题。通常情况下,砼初凝的时间在3~5小时,这种方式只能够达到浅孔小桩灌注的要求;而深桩的灌注时间则为5~7小时,需要增加缓凝剂,确保砼初凝的时间约为8小时。同时,为了让砼能够长时间具有流动性与保水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将石子、水泥、砂子等导入料斗,然后加入30%以上的水并启动搅拌机,向拌合料中加入60%的水进行搅拌,最后出料之前再加入10%的水,并将出料时间控制在最后一次加水后的1分钟内,坍落度需要控制在180+20mm。砼灌注时需距离桩顶5m左右,而坍落度需要将其控制在165mm左右,确保桩顶灌注时的浮浆保持稳定。
2.2 钻孔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隔孔施工操作,钻孔灌注桩先成孔,再通过灌注孔内成桩,土移向桩体产生动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成桩初期,桩身强度较低,且灌注桩的成孔需通过泥浆保持平衡,应采用适合的桩距避免出现坍孔和缩径现象,提高灌注桩的稳定性。在钻孔过程中,还需确保桩身成孔的垂直精准度,这也是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否则极易出现钢筋笼与导管无法沉放现象。
为确保垂直精准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可采用扩大桩机的支撑面积,确保桩机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还需经常矫正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当成孔后下放钢筋之前应当进行井径及井斜的测试。
在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确保桩位的稳定性、桩顶的标高及成孔的深度,当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小于50mm,同时仔细检查回填土效果,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然地坪标高变化的现象,为控制钻孔的深度,施工人员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复核地梁的水平及装具的长度,这样当成孔后可根据留在钻机上的长度来检查孔深。钻杆达到的深度可初步反应出孔的深度,但若第一次清孔时出现泥浆比重失调的现象,或者提升钻具过程中碰到了墙壁,则会出现坍孔与沉渣过多等问题,给后续的清孔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无法有效清理坍落而出现的沉渣。
针对上述现象,施工人员应每次提出钻具后需要使用测绳来检查成孔的实际深度,若出现测量深度比钻杆深度小,就需重新下钻杆复钻,同时进行清孔操作。施工人员除仔细进行复核操作外,还应考虑到测绳遇水收缩问题。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测绳的精准度,在使用前需要将其预湿然后再进行标定,这也是影响钻孔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钻孔时为提高施工质量,应尽可能避免出现塌孔、缩径及桩孔偏斜现象,认真检查钻杆的弯曲程度,同时根据土层的情况与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随时对钻孔的速度进行控制,描绘出钻进成孔的时间曲线。影响孔径的直接因素在于钻头直径,施工人员应经常符合钻头直径,若发现磨损超过10mm的情况则及时更换钻头。
钻孔施工过程中需高度重视清孔操作,清孔主要是通过泥浆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冲击底部的沉渣,进而使沉渣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中胶体的粘结力让沉渣能够随着泥浆的流动被带出桩孔。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操作,当钻孔到达设计深度时不仅要时刻注意保持水头,还应经常检查泥浆的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直至孔口返浆比重稳定在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同样也需要小于50mm[2]。在测量过程中可使用直径比设计桩径小5cm但长大于桩径3~4倍钻孔直径的钢筋圆圈,将其作为探孔器对孔径进行检查。若探孔器无法继续下沉或钢丝绳出现明显偏斜,那么表明存在缩径或斜孔现象,需要通过回钻及时进行处理。
2.3 灌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而灌注环节则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第一次使用的混凝土不仅需要数量满足要求,还可适当增加一点水泥量或者含沙量来保证流动性,使得以后浇筑的混凝土容易顶升。操作人员需严格控制灌注时间,若第一次使用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无法满足后续灌注时间的要求,则要在首批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避免出现过早凝结现象。在关注过程中,需控制导管的埋深,按照规范要求确保深度始终在控制范围内,尽可能避免出现埋深过大或过小的现象,确保后续关注的混凝土能高质量完成顶升,严格控制埋深范围[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相关工具,并且强化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审核与测量工作,有效地调整和检测好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施工器材,且必须确定好轴线的定位点和控制点。总体质量水平,相关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重视程度,严格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提高其细心程度,保证每一个步骤的完美实现。最终实现我国桥梁的完美竣工,提升我国交通道路的整体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聂云.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4):278.
[2]黄峰.双线地铁隧道间小净距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8,46(04):27-30.
[3]鹿存福.桥梁工程钻孔桩施工钻机选型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8(0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