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453000
摘要: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换言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为建筑领域飞速发展夯实基础。当前,电气工程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受到电气工程的直接影响。本文从当前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状况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保障工程供配电设计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方案;接地施工技术
引言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还要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自身的稳定性。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供配电安装有深刻的认知,保障施工材料设备质量以及施工质量都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应要求,这些标准对于电器工程的供配电安装管理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1供配电安装设计
1.1供配电电压设计
通常情况下对于负荷的要求并不是很大,且一级负荷容量很小,在选择电压的时候可以将一路市政电源放在首位,若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一电源无法正常使用可以改成选择二路市政电源具有的应急发电机组,尽可能满足所有建筑物的额电力需求,在进行电源赊借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一路中较为独立的高压电源。
1.2导线选择
线路设计配置中所选用的导线是否科学合理会对线路的安全以及运行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使用的电器不用则所用导线也会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不管是导线的材质还是横截面各个方面都要满足设计和使用需求。在设计时要对过载保护等措施的落实给予充足的重视,当前线路设计中选择的导线大多都是铝线或者是铜线这两种。而对于这两种导线的选择和使用都需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尽管两种导线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其过载保护方面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来说,铝导线有着更高的性能,同时安全性也更高,凭借着这两点优势在实际的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更广。但是这些都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展开讨论的,铜导线会比铝导线的价格昂贵得多。正因如此,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在导线的选择上,为了进一步保障适用性和安全性等特征,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在导线粗细等方面也该如此。
2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基本准则
2.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科学性
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能够切实落实电力节能,而供电方案的合理程度也是由企业的电力消耗预测所决定的,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要强调配电系统的合理性,这对企业建设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在实际的建筑布局设计过程中合理减少配电级数,并设计相应合理的配送方式,使其在实际情况中能够完美落实。配电级数的数量愈多则上下级配合的复杂程度越高,并且会在一定呈上尽可能增加部件数量,大概率提高故障的发生几率,并进一步放大配线电缆。除此之外,电源质量与电缆的长度同分配方式之间有着相应的联系,而对配电线路不合理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配电室位置的不恰当。正因如此,设计内部系统时要对其位置进行及时优化,若是没有及时进行优化时则可能无法将节能的作用发挥出来。
2.2供配电系统设计节能性
为了进一步落实节能变压器的效果,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例如资金输入、功耗等。各个方面的实践研究证明,在选定并设计合理、经济且科学的配电变压器时需要在投资回收期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型号,通常情况下来说都是通过电价与变压器的投资成本计算出来的。针对配电变压器的节能育化而言,这需求充分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需求以及电力符合提出相应因素,通常情况下来说比最佳负荷略高,在这一情况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变压器种类。
3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方案
3.1强调配置供配电
电气工程通常会采用一级和二级负荷,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负荷设置应将实际用电负荷放在首位,当应急发电机组电量发出不足警告的时候可以合理采用一级负荷当作蓄电池为照明设施提供能量。而二级负荷则可以防治某些部位出现过热现象导致火灾发生的现象,也可以在供电系统中使用两个回路引电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途中可能会出现变压器损坏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及时使用二级负荷,这并不会对供电系统快速恢复正常供电产生什么影响。在电气工程电源的组成中通常会使用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供电电源,在选择供电电源时要对负荷级别以及产生的运行费用进行综合性考虑,并通过用电量以及供电状态来确定用电负荷的相应电源数目。除此之外,要将电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加入到考虑范畴当中去,以保障经济效益。
3.2配电接地施工技术
安装接地装置必须要负符合设计所设置的施工标准。。水平接地体需要保障局部包裹着绝缘物埋藏于一米以下;然而接地体的因出现需要子啊部分关键位置进行防腐处理工作,例如说垂直或是焊接部分;在关于电器装置的接地方面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障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的状态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仍然要防止接地线与多个电气装置串联。接地线或者接地体的连接方式应该选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若是使用焊接方式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连接起来便需要充分利用镀锌螺栓将其固定。然而部分金属接地线并不适合使用焊接的方式来链接,同时也可以选择利用螺栓来达到链接的最终目的。
3.3合理设计供配电线路
科学选择供配电导线之后便可以展开设置和安装共配电线路环节的工作了。通常情况下,供电母线会选择使用地埋的形式展开,正是由于不同的负载对于输送电压的而要求也不仅相同。这表明需要依据电气工程的具体负载程度来选择供电母线,并按照实际情况的特殊角度出来落实分路供电,并针对不同的电气采用相应的输送导线。这时,各种各样的电气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干扰问题,这些干扰问题需要在设计线路的时候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同时,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性的发生突发性断电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设置其单独的供电回路和交流不断的电源,以防止断电问题给群众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3.4优化供配电配置
在实际电气工程中对供配电进行优化配置会使得配电设备的后期有更加合理可靠的运行。不同电力负荷等级应该给予不同的优化处理,若是处理方式千篇一律的话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一级负荷的共配电设备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发电机持续发电降温的问题上,对散热处理问题做出优化升级。而二级负荷的供配电优化配置应该以中断供电后的应急处理为核心,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供配电施工安装过程中设置相应数目的预留蓄电应急照明等孔位。除此之外,若是遇到断电需要快速回复用电的情况,供配电的供电电源设置应该在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并在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防火降温设施,以处理这种棘手状况。当供配电设备在安装全部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相应的运行工作,按照情况中设备的运行状况来调整设备,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进行防雷区的检测和相应的调试工作更为重要,并对建筑外围的防护栏以及金属门窗统一进行防雷检测。
结语
建筑工程的发展状况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状况。在电气工程建设进程中需要保障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所使用的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不断优化配电安装方案,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小佳.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重点[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5):223.
[2]翟潘.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门窗,2019(04):82-83.
[3]李辉.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重点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07.
[4]张北权.低压电气供配电及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