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杨晋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杨晋
[导读] 摘要:在交通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们对公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和正常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经济的发展。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在交通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们对公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和正常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经济的发展。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与公路面层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能够以广泛的材料来源、简便的施工方式、低廉的成本,增强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切实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裂缝问题,直接影响着公路的性质和使用寿命,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手段和方式,推动这项技术的实施与应用。本文对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水稳基层;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一、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原因
        1、温度因素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极大地降低了公路质量。在公路基层施工结构中,施工规模对比热容的影响很大,施工规模越大,比热容就越小,这就容易使公路基层施工内外部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温度差异使得水泥结合料内部热胀冷缩,产生裂缝。含有水泥成分的混合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热量,但内部热量不易散出,因此其内部会一直持有较高的温度。在高温条件下,内部体积不断增大,而水泥外部受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冷缩现象,内部体积不断增大,而外部不断收缩,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这种内外之间的巨大温度差异是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造成这种温差的原因还可能是太阳光照过强,热量过高导致公路基层施工结构受损,对公路造成破坏。
        2、荷载冲击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荷载冲击,强大的冲击力使公路基层施工结构遭到破坏,降低了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当前,公路基层施工环境日益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荷载冲击,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所需机器设备等对公路基层施工结构的强大冲击力。工路基层施工结构本身就不具备负载重型机具的承载力,再加上这些机具所带来的巨大荷载冲击又是不规则的,而且会反复出现,这种冲击力之强,也导致公路基层施工结构被破坏的程度更大,甚至产生裂缝。一旦公路基层施工结构有了裂缝,其对上方混凝土的承载力会更弱,会越来越不稳定,公路质量下降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长期降雨,地下流水容易腐蚀公路基层结构,也会造成水稳基层裂缝,影响交通安全。
        3、施工工艺不到位
        施工工艺是影响公路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工艺不到位会使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效果。公路基层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上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对混合料的管控方面,由于没有遵照施工标准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时常出现混合料含水量过多的现象,进而造成混合料难以被压实,不能成型的问题。混合料的含水量过大会给碾压作业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会降低公路基层结构的稳固性。再就是摊铺,多以两台摊铺机呈阶梯式摊铺,而两台机器在速度上多少存在一些差距,无法实现完全统一,这也是裂缝产生的一个原因,对施工效果有一定影响。此外,脱模作业中脱模剂也是影响公路基层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脱模剂的质量和调配达不到施工标准,就会造成公路基层表面有许多细小粒点,不平滑,这些气泡的产生最易使公路基层出现裂缝,对公路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公路基层竣工后的养护管理没有做好,很多施工单位只注重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后期的养护管理,即使实施了洒水保湿等表面上的养护措施,也并没有观察基层表面的吸收情况,水分被风干,反而使水泥加速水化,导致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增加路面障碍。


        二、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1、严格管控施工材料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应当先从施工材料的管控开始,严选施工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配合比设计,为公路基层结构的稳固提供保障。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对公路施工的要求,控制好水泥、砂土、碎基石等材料的质量,对材料中的含砂量及密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严格、精细的检测,确保其支撑作用。尤其要注重水泥材料的质量,高质量的水泥材料是预防水稳基层裂缝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水泥材料的管控。水泥以三氧化硫及石膏含量少、相对较细的为宜,骨料应选结构较密、不易吸水、含泥量少的。在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方面,应当根据操作规范适当调整级配,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含量,最好选择骨架密实的结构,并结合施工情况,对粗骨料的含量进行适当调整。只有首先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材料配比上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预防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
        2、强化施工控制
        鉴于施工工艺对公路基层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强化施工控制,确保工艺到位,避免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在公路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碾压层的含水量进行控制,还要按照规范进行材料级配,尤其在水泥的使用方面,需要格外注意,水泥的用法和用量对水稳基层裂缝的预防至关重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好水泥的终凝时间,这就需要在对公路基层进行摊铺、压实及运输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水泥的终凝时间严格把控,最大程度地提升公路基层施工质量。还需注意,水泥的终凝时间与季节、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冬季终凝时间较短,夏季终凝时间应长一些。这对于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现象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公路基层稳定性,为公路质量提供保障。
        3、加强养护管理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不仅要加强原材料及施工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养护管理。将水稳基层碾压成型,水泥面达到稳定状态时,需要适时对其洒水,并且要多次、大面积进行洒水作业。结合路面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需求进行洒水,夏季高温时期应当增加洒水次数,避免因缺水而出现裂缝的现象发生。夏季施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稳基层内外部的温度差异,冬季施工,则可用薄膜盖住公路基层表面,防止热胀冷缩,出现裂缝。还要注意,公路施工完成后必须达到一定的稳固程度,符合承载标准,才能允许通车,以免在公路基层承载力不足时负载过重而产生裂缝。对公路基层的养护管理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科学的养护手段,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防治水稳基层裂缝,提升公路质量。
        4、注重摊铺机和运料车辆的配合
        在摊铺水稳基层的过程中,运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果驾驶员的技术不到位,或者由于疏忽出现失误,与摊铺机驾驶员的配合出现比较明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摊铺机在履带前行走,在晃动的时候出现混合料的洒落现象。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消除这种现象,摊铺机的行走受到阻碍,最终对路面的平整度和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专业的人员,对运料车的倒车现象进行控制,避免摊铺机和运料车相互撞击,使摊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摊铺施工之前,需要对缝隙中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将泥浆灌注到缝隙之中,使岩体和砂浆能够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增强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加快施工效率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裂缝现象,提高公路的质量。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原因,并从严格管控施工材料、强化施工控制以及加强养护管理等方面对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雄.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18):196-197.
        [2]陈彬.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建筑知识,2017,37(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