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畜禽屠宰场疫病传播主要途径以及防控对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李海松
[导读] 摘要:文章从屠宰场进货渠道分析疫病来源,对屠宰场宰后的生猪产品销售渠道、屠宰场废弃物污染以及屠宰场冲洗水污染分析屠宰场传播疫病途径,得出活畜外地调运存在较大疫情散播风险。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广东佛山  528329
        摘要:文章从屠宰场进货渠道分析疫病来源,对屠宰场宰后的生猪产品销售渠道、屠宰场废弃物污染以及屠宰场冲洗水污染分析屠宰场传播疫病途径,得出活畜外地调运存在较大疫情散播风险。提出加强屠宰场猪瘟病毒检测工作、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力度和与之配套的官方兽医人员合理配置,加强屠宰场管理工作以及屠宰场废弃物、冲洗水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生猪产品;废弃物;冲洗水;屠宰检疫;病毒检测;官方兽医配置;防控对策
        引言
        动物防疫是利用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科学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发动一切积极力量,对动物从引种、饲养、经营、销售、运输、屠宰到动物产品加工、经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预防、检疫、控制和扑灭的措施,从而保障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屠宰场作为养殖过渡到加工的重要一环,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后一个重要关口。严把屠宰场防疫关,对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猪定点屠宰场的防疫工作,便会更加重要,且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可见,认真分析引起屠宰场发生疫病的因素及探讨其防疫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禽屠宰场疫病传播主要途径
        1.1从屠宰场进货渠道分析疫病来源
        屠宰场进货渠道有2条,一是本县规模场的活大猪直接进入屠宰场,二是通过猪贩收购生猪进入屠宰场,其中又分本地贩运、外地调运2种。细分就是直接进入、本地贩运、外地调运3条渠道。第1条进货渠道疫病在可控范围,因为开展产地检疫的检疫员是规模场所在本地乡镇,本乡镇防疫员开展包片包村包规模场的防疫工作,本乡镇防疫员、检疫员可以互通信息了解有无疫病,加之生猪发病死亡都要报保险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由保险公司保险员、包片防疫员现场勘查,确定猪死亡原因,填写保单和猪死亡证明。防疫员掌握了第一手疫病资料,底子清,情况明。但也有一些养猪场瞒报逃避检疫,自行处理病死猪,以致所在乡镇动物防疫站对非洲猪瘟等疫病监管失控。
        案例:农业农村部2019年1月18日通报,2起大型养猪企业故意瞒报、逃避检疫等问题,场内运转车、工作人员随意流动,免疫操作存在“一针多用”“打飞针”。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养殖场存栏生猪约73000头、发病4686头、死亡3766头。江苏省泗阳县一公司下辖的两个养殖场合计存栏生猪68969头、发病2452头、死亡1369头。这两起疫情是中国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中规模最大的。
        第2条渠道是猪贩本地收购生猪,疫病基本可控。本地各乡镇互通情报,也是通过本地检疫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开具《动物产地检疫证明》。第3条渠道是外地调运。市场收购生猪,变化因素多,疫病可控程度低,各种疫病猪最终流向屠宰场,致使受污染的生猪肉品和运载工具成为主要的疫病传播途径。
        1.2产品销售渠道分析生猪产品传播疫病途径
        屠宰场宰后的生猪产品分为生鲜肉和分割肉冷冻品。生鲜肉一般供应本县(镇)肉品、肉摊市场。分割肉冷冻品入冷库保管,然后可运往全国各地。受污染的生猪肉品和运载工具成为主要的传播疫病途径,受污染的生猪肉品(分割肉冷冻品)流向市场和全国各地,传播疫病范围广,存在区域性甚至全国性扩散疫病的风险。


        2  屠宰场防疫的建议及对策
        2.1落实好农业农村部关于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
        2019年3月1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的通知,对屠宰企业开展非洲猪瘟自检的期限进行了细化明确。跨省销售生猪产品的屠宰企业、年屠宰10万头以上的屠宰企业以及生猪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最迟于2019年4月1日前开展;年屠宰5万~10万的屠宰企业最迟于5月1日前开展;其他屠宰企业最迟于7月1日前开展。农业农村部2019年4月正式启动了屠宰企业“两项制度”百日行动,要求卡住关键时间节点,用100d左右的时间,做到“三清四明两解决”。“两项制度”: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三清四明两解决”:三清(屠宰企业基本情况清楚、非洲猪瘟自检情况清楚、官方兽医派驻情况清楚)四明(专项行动任务明、两项制度进展明、政府和企业责任明、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去向明)两解决(基本解决落后屠宰企业淘汰问题,基本解决官方兽医配备问题)。并指出:屠宰厂(场)生产设施设备和环境一旦被污染,病毒更易长期存活,更易在生猪和猪肉产品中循环扩增,进而成为病毒的“储存器”“扩增器”。生猪屠宰厂(场)连接着生猪产销等上下游环节,加强非洲猪瘟检测,便于“顺藤摸瓜”及时发现和追溯潜在风险,发挥“闸口”作用、关住非洲猪瘟这股“祸水”,使其不流向四面八方。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及时追溯和消除隐患,防止病毒污染猪肉流出,是降低非洲猪瘟病毒扩散风险、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湖南省洞口县生猪屠宰场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工作,计划从2019年7月1日开始,检测量为生猪屠宰量的5%。根据该县屠宰场屠宰量少情况,统一由该县兽医局非洲猪瘟快速检测实验室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2.2加强生猪屠宰场管理检疫检验工作
        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将继续保持对生猪屠宰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同时严格做好入场查验、品质检验、同步检疫、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工作,杜绝问题猪进入屠宰环节,保证出厂猪肉产品必须持有“两证两章”(即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
        洞口县加强了县区内8个畜禽屠宰企业清理整顿核证、屠宰企业升级管理、打击私屠滥宰、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部门配合等工作。
        2.3强化屠宰场防疫管理
        屠宰场应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对生猪入场、检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相关制度,均要求落实到位。严把生猪进场关,屠宰场必须对入场生猪种类、产地、检疫证号及耳标号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缺失任何一项均不准入场,并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建档管理;严把生猪检疫关,屠宰场应规范填写好检疫申报单,按照要求提前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并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建档管理;消毒方面,屠宰场应做好进场车辆及场内外环境等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不留死角,特别是每日屠宰完成后,应加强对待宰圈卫生及消毒工作,严防病原传播,消毒完成后应按要求建档管理;无害化处理方面,对于官方兽医检疫出的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屠宰场应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制度,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结语
        我国屠宰行业正在经历重建阶段,很多环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应牵头行业龙头,制定一套屠宰企业设立条件、建设标准与管理要求的行业标准,使得新建屠宰加工厂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防疫操作性强。食品安全无小事,屠宰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以确保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守红,雷丽华,尹爱萍,等.湖南洞口县开展首届动物卫生监督知识竞赛和技能大比武[J].兽医导刊,2016(20):26-27.
        [2] 全面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开展“两项制度”百日行动答记者问 [EB/OL]. (2019-04-29).http://www.moa.gov.cn/xw/zwdt/201904/t20190429_6288081.ht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