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3072419860407XXXX
摘要: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所有的建筑领域内最为重要的方面。前者主要是针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本身作出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建筑领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而质量控制,则是整个建筑领域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只有质量合格的建筑,才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以及建筑技术改进的有效性。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研究探讨
引言
对于每一个民众甚至整个国家而言,优秀的基础建筑工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影响建筑工程优劣最大的两个因素——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是所有建筑领域内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及探究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今,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前提下,建筑领域在仍然存在材料选材不合理、施工制度存在漏洞、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的不过关,一些建筑的使用寿命严重缩减,达不到当初的预期要求。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得当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品质,塑造建筑的美感。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管理就是对施工现场的具体管理,同时含有对现场人员的管理、安全的管理以及程序的管理等。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是建筑工程,只要建筑工程存在,就会有相应的管理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待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关从业人员只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素质,才能较好地对施工图纸、合同等材料进行准确辨别,才能更好地控制工程管理中的各项流程和操作,保证建筑工程合理、合规的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当中必须进行的活动,可使工程环节更加顺畅、效率更高,可保障工程建设目标的现实。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2.1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工程都是以分包的形式展开施工,先由施工企业进行总承包,之后以分包的方式由各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缺乏科学合理的共用建筑施工制度,会导致各个施工单位的工程建筑质量存在差异,将直接影响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的链接存在不足,使得总承包施工方与分包施工方由于交接不当而导致引发较多管理漏洞。且由于各个建筑施工单位采用的管理技术方面都存在差异,由此使得管理水平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导致施工管理人员无法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由此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给建筑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2.2施工技术不规范
施工中,不同的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技术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只有三者统一,才能规范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解析不透彻,不了解应采取何种规范的方式施工,判断上存在失误。加上从业人员缺乏规范的技术能力,只是机械化地完成施工动作,对真正规范的施工技术了解不多或者掌握不牢,使得施工质量不佳,有极端性。由此可见,施工技术综合性明显缺乏。
2.3施工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高空作业,增加了施工管理监督的难度。有的工作人员在管理监督方面没有根据相关的标准实施,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方面不够科学,对施工工艺及技术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不足;另外,有的施工管理管人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及职业素养方面,使其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由此影响施工监督质量水平。
3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手段
3.1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面对施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企业可以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健全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施工人员将自身工作与奖金相联系,在工作中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科学应用施工技术,以自身的施工实力带动企业施工进度,实现施工单位的科学质量管理。
3.2切实深入现场全面监督施工
对于质量管理,关键在于落实,要切实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活动全面监督,尤其是对其中包含的质量影响因素予以有效管控,这才是提高质量管理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对施工现场影响质量的因素予以把握,然后在现场对这些因素全面控制。比如,对于施工人员的因素,就需要在现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具体的工艺技术和标准执行施工。再比如对于施工材料,就需要在现场做好抽检工作,对于进场施工的材料,通过抽检保证其质量达标。而对于施工现场施工到的机械设备,需要做好施工前的检查与施工后的养护,保证工程机械可以在施工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3.3加大工程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形成健全的机制体制来对建筑工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统筹规范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这不仅要求建筑企业要有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还要将这些制度有针对性地运用到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对人才能力的了解、岗位与人才的匹配、资金整体的运转情况等。
3.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质量因素很多,单纯依靠人力难以面面俱到。所以,就需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以此创新质量管理的方法模式。具体来讲,首先可以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在施工现场构建起质量安全监控摄像头,对施工区域、材料存放区域等等予以监控,再创设监控APP,与手机连接,这样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对整个现场的情况予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其次,可以借助BIM技术辅助管理。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将实际施工数据代入模型,对模型进行调整,根据模型产生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哪些地方存在问题。此外,还可以对其他信息技术予以利用,构建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如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都可以尝试运用。
3.5严格培训施工队伍
施工人员的素质不能过低。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大量未经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造成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施工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挑选一些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向新招来的施工人员普及建筑业标准,监督他们按照规程施工,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带来施工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施工管理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是核心,以此为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钱考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185-186.
[2]杨国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9,9(10):182-183.
[3]虞建洋.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9(14):29-30.
[4]李应东.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45.
[5]金光煜.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28):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