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杨瑜红
[导读] 摘要: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以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身份证号:45000019720704XXXX
        摘要: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以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尤其是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封山禁牧、加强管护工作,有助于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城市宜居性。故此,重视森林管护工作不仅是农林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有助于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提高森林管护工作效率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管护;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森林的管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对森林进行有效的管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的良好管护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截至目前,我国在森林管护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对现存问题进行优化,才能进一步维护国土现有森林资源的安全。
        1森林管护的意义
        1.1降低或避免森林损耗
        提升森林管护工作,有序推进植树造林、依法对森林资源进行采伐,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基础上,有助于降低森林损耗。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木材需求量不断提升,为避免频繁开采,一方面抓紧国家储备林建设、保护天然林,另一方面还应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严厉打击非法砍伐。
        1.2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
        为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生物的多样性,在森林管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需为动物构建宜居环境。例如:在防虫灭虫的过程中,选择化学药剂时需秉持针对性、适宜性原则,避免影响鸟类、动物及昆虫等生存环境,以便其栖息、繁衍,保证森林之中的生物多样性[1]。
        1.3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生态旅游业与森林管护工作的一体化,使人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强化其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此外,为提升森林管护工作的有效性,应重视防火、防病虫害工作的先进性,引入专业人才,结合气象、农业、旅游业等,实现生态开发,更好地趋利避害。
        2森林管护工作中存在问题
        2.1管护机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国有林场的森林管护制度体系仍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造成森林管护工作开展不到位。此外对责权的界定不明晰,一旦出现管护风险,问责、奖惩落实工作执行缓慢,这也造成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为低迷。
        2.2监督力度尚显不足
        除了构建相应的管护体系,还需重视监管工作的同步推进,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的理念,促进森林管护监督平台的建设,使工作开展更具实效性。但现实却是因多种原因,导致森林管护监督工作开展力度不足[2]。
        2.3管护观念有所欠缺
        在保护绿水青山、守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推进森林管护工作,应重视创新驱动,以林业、经济发展、旅游业开发等一体化视角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在部分落后的地区,其森林管护观念相对薄弱,仍存在乱砍滥伐、过度开采问题。
        2.4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促进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就实际情况来看,应构建信息化平台、打造实时监控体系等,重视对无人机、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巡查智能系统等应用。但有的地区森林管护工作仍延续着较为传统的方式,不仅耗力效低,更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
        2.5工作开展效率不高
        因森林管护工作地点多处于偏僻林区,难以吸纳专业化的高新人才,国有林场职工年龄逐步老化,很多生态护林员为聘请的周边村民。

这也造成森林管护的从业人员素质低、工作开展效率不高的问题。
        3提高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路径
        以某国有林场为例,其所在区域山高谷深、层峦叠嶂,内有小金乙沟、板桥沟、石梅寺沟、陛召沟等赤水河溪沟支流,国有森林资源非连片集中,相对而言森林管护工作开展难度较大。自国有林场改革后,已全面停止商品性木材采伐,由采伐经营转变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以便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依据实际工作开展经验,在提高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森林管护工作朝着高质量方向迈进[3]。
        3.1完善森林管护机制
        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森林管护工作制定出一套法律法规。对于基层部门,要让其签订责任细化书,上层管理人员要不定时地根据责任细化书的内容对基层部门进行抽查,当发现基层部门出现违规情况时,要给予相应的警告与惩罚。与此同时,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在会议上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并积极引导大家说出发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找出解决方案。另外,对管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宣传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且通过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从而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效果。此外,针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管护工作,要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制度,从而使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我国天然树木相对较多,在进行森林管护时,要谨防过度放牧的情况[4]。另外,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树木,要及时补种。
        3.2加强森林保护理念
        提高森林管护工作质量并非只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任务,需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促进全员的积极参与。在信息化时代下,林业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宣传生态方明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中。例如可引入社会力量,扩大公益林的种植、建设面积;提高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通过官方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形式,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乱砍滥伐的危害,主动举报森林违法行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合规开发利用,使人工种植水平与技术更上新台阶,设定相应比例的种植补贴等。
        3.3提高资金投入力度
        在以往的森林管护工作中,以政府的资金划拨为主。为提升其工作开展的水平与质量,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为森林管护工作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进而引进高新设备、促进先进管理模式与工作理念的落实,使森林管护工作不断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3.4提升职工综合素养
        在森林管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管护工作人员的协同一致、共同努力。为此应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森林管护队伍,重视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岗位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量化考核,加强人才的引进,发挥管理能效,使森林管护工作开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5建立健全的资源管护档案
        在进行森林管护时,应建立森林资源管理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管护责任协议书、巡山日志、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资料等。通过管理档案的建立,能够将森林管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规范。管理档案可以记录森林管护中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和特殊情况,要将这种情况以及处理结果进行档案备份。档案的备份也要严格遵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结语
        总之,积极响应新时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号召,提高森林管护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不仅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更将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空气净化,为民众提供舒适、宜居生活环境,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深杰.论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J].湖北农机化,2019(06):26.
        [2]王晓琴.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9(02):115-116.
        [3]赵明.试析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的管护[J].防护林科技,2019(02):88-89.
        [4]刘新芝.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面临困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62+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