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集团井下作业公司第三修井分公司 天津市 30028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能源大国,而石油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到石油开采的顺利进行,而井下修井作业与石油开采工作的安全性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对修井井下作业的管理,并不断提高优化修井技术,从而有效提升石油井下作业的工作效率,促进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管理;修井技术优化
引言
众所周知,由于石油需要深入地表下才能进行开采,所以开采环境非常恶劣,地表下层长期潮湿低温,再加上地下氧气严重匮乏,常人在地底下从事高强度的开采工作更是难以适应。总的来说,目前石油开采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开采来完成,并且开采工序复杂,劳动强度高,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加强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的管理,优化修井技术就显得迫在眉睫,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而且对于整个石油开采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发展。
1前石油井下修井作业技术概况
①修井设备分析。井下修井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其性能和用途,可将其分为动力设备、旋转设备、循环设备、井口控制装置等,作业人员需要根据现场作业的情况选择相符合的工具。修井机主要有履带式修井机和轮胎式修井机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的石油井。履带式修井机适用于坑洼路面,稳定性较强,但行动速度相对较慢;轮胎式修井机不适用于坑洼路面,行动速度相对较快,安全系数较高;因此,轮胎式修井机被广泛使用。循环设备主要用于清洗井下作业环境,降低泥浆含量。②井下事故的原因和处理。造成井下事故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变化等客观不利因素造成油井体事故等;人为因素主要由于作业人员为图便利不规范作业或由于行为习惯不规范作业导致的事故。在现实生活发生的案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井下事故比例远高于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这就要求油田机构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程序,避免人由为因素导致的故事发生。油田井下工作属于高危工作,工作的原则就是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根据技术标准及时更新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井下事故的发生。各大企业管理人员也应重视安全问题,对企业员工进行严格周密的安全教育培训,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非自然事故的发生。尽管企业大力支持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但仍存在不遵守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这些原因造成了油田事故或隐患的产生,会严重影响石油开采工作的进行。
2石油井下作业管理措施
2.1强化管理,严格实施责任考核制度
加强修井施工过程的管理,严格实施并落实责任考核制度。首先,对所有修井作业人员加强质量管理意识,通过“联系班组、承包井场”活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清洁文明井场施工工作,增强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加强施工工序的管理。由于修井作业一般需要技术人员长期处于一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下施工,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将会对修井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修井作业工序繁多,一旦某个施工工序出现问题,将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必须不断强化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工序的管理。再次,各个部门实施责任制,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领导小组要进一步细化分解责任,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具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成效。最后,加强督查考核,各个部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修井管理工作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实行考核制度。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检查、交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下步工作重点,并把修井管理工作纳入各相关科室、采油队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定期检查督促,以确保修井作业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加强设备与人员控制
归根到底,修井作业还是需要人来完成的,除此之外,先进设备也是修井作业必不可缺的。所以,在修井作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设备的及时更新与维护。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当前修井技术人员是十分紧缺的,所以开采企业需要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要舍得在设备更新上投入资金,及时引进最为先进的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督促修井技术人员掌握各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并且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另外,还要定期组织修井作业技术人员去学习最新的修井技术,提升修井作业效率。
3石油井下修井技术优化
3.1油井套管损坏的修复作业技术措施的优化
油井套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往往由于地层压力的变化,固井施工质量等问题,导致套管缩颈、错断,引起套管漏失,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通过井下作业修井作业的技术措施,将套损修复,恢复套管的正常运行状态。修复套管损坏是油田大修作业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应对套损修复的技术进行优化,才能缩短修井作业的周期,降低修井作业施工的成本,提高套损修复的效率。针对套管缩颈的情况,由于套管直径变小了,下井工具仪器无法正常下井,导致油井停产,通过膨胀管等技术措施,将缩颈的部位恢复正常,才能保证油井生产的顺利实施。出现套管破裂的情况,打捞的砂石颗粒进入到井筒,导致储层的堵塞,也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套管错断、变形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必须通过大修作业的技术措施,需要重新下管柱,固井施工等程序,对油井实施大修作业,改善油井套损的状况。对套管进行修补作业,也能够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依据油井套损的状态,选择最优化的修井作业技术措施,尽快恢复套管的正常使用状态,保证油井生产的正常进行,达到预期的产能目标。
3.2对修井技术进行优化和审查
第一,压裂的工艺过程。在压裂过程的先前应用中,压裂方法为单层压裂,并且压裂装置是油井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压裂过程的发展,压裂方法允许多层破裂,并且在压裂物体中,整体裂缝成为新的压裂对象。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选择过程中,许多新的压裂液已经被开发了,这些压裂液的污染程度较小。因此,有效利用压裂过程在修复油井过程中可以为石油资源提供了更好的保护。第二,试油测试工艺。试油测试广泛用于换油工作。在特定的申请过程中,必须不断改进。在这方面,有必要从新兴的测试方法开始,例如联合测试,并更新测试过程,可以使用高压,硫测试方法等完成油测试。同时,在优化测试过程时,有必要更新硬件以确保硬件的质量和改进,从而为提高过程质量创造条件。可以为油井测试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井控新工艺。在井下修复过程中,检泵和清砂等井控措施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井下控制工作的实施。在进行井控过程中,工具和井管理设备得到了全面优化。因此,有效地控制油气层非常重要,可以将井下操作的污染程度控制到最小。此外,在井下控制过程中,井控新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取代压井工作,因此,采取优化井控新技术的使用这个措施非常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开采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活动形式,而其中又以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尤为关键。但实际操作环境复杂,难度也相对较大,对于石油开采企业而言,需要高度重视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的优化工作,提升其与工程实际情况的相适性,由此推动我国石油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东.论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22):175-176.
[2]王密辉.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及修井技术优化[J].化工设计通讯,2018(02):238-238.
[3]毛振东.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优化分析[J].化工管理,2018(03):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