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建设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之研究 顾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顾健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随着现代材料技术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能够发挥其优势功能,值得深入推广与应用。
        上海淞鑫路桥养护维修有限公司  201908
        摘要: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随着现代材料技术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能够发挥其优势功能,值得深入推广与应用。本文对市政道路建设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筑路材料,其技术含量较高,高温下粘度增加,且软化点提高,具有较好耐高温及抗低温特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提高市政道路整体性能的同时,确保市政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1改性沥青材料的特点
        改性沥青材料是一类沥青混合料,在沥青、碎石以及矿粉等基础材料上,通过改性剂的混入提升混合料的抗裂与耐磨性能,并实现裂缝的自愈合。相较于传统沥青材料,改性沥青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改性后的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软化点有显著提升,有效防止了夏季高温季节中混凝土材料的软化变性,有效提升抗车辙性能;同时,改性后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在冬季可提升其柔韧性能,降低其脆点,进而减少路面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聚合物沥青胶结材料的引入能够提升道路工程材料的黏附性,改善沥青与集料的整体性能。
        实际工程中需严格进行组分配比设计,加强质量检测,实现应用工程质量及效益的提升。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在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施工要求,按规定施工,施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原材料进行性能试验,保证原材料具有优异的质量性能。考虑到改性沥青材料的特殊性,需依据质量性能指标确定原材料的配比,严格把控质量关,对于施工组织进行优化配置,对于施工工艺以及技术不断升级,以最大限度提升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
        2市政道路建设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2.1道路改性沥青路面的准备
        在实施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图纸的基本要求,确保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图纸完全符合,确保施工合同的准确性。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施工设计图纸的技术要加强,在此基础上实现现实的建筑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实际的地质条件,在施工中也必须考虑到道路建设的合理性,明确设计意图,了解施工阶段的任务,然后选择合适的路面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建设稳定和可靠的道路,让人们的出行没有后顾之忧。
        2.2施工温度的控制
        就市政道路而言,改性沥青是否具有良好的压实度,市政道路路面是否具有较高质量,直接受到其施工温度的影响,所以,有效控制好施工温度至关重要。相比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改性沥青混凝土在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各工序中都要求较高的施工温度,必须结合改性沥青提供商提供的温度标准,有效控制好施工温度,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然而,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并非越高越好。如果存在较高施工温度,则会严重影响改性沥青的改性剂和抗剥落剂,可能出现老化,进而降低改性沥青的质量,所以,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好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
        2.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应首先确定各种规格集料、矿粉以及沥青的用量,用量是根据生产配合比进行计算的,在混合料的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同时控制拌和质量,防止混合料出现不均匀、花白、离析和结团的现象。在进行试拌时,应适时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检查的指标为沥青含量、级配组成等。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拌制完成之后,不能立即使用,应先放置在成品储料仓中储存。通常情况下,应多配置2个成品料仓,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车辆的等待时间,从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2.4混合料的运输
        改性沥青上面层混合料采用12~15台载重大于40t运料车运输,车况良好,正常施工中,应保证摊铺机前方有3辆以上运料车等候卸料。运料车在开始运输前,应在车厢及底板上涂刷一层油水混合物(植物油:水1:3比例配制),使混合料不至于车厢粘结。运料车从拌合站受料时,应分三次前后移动运输车的位置,以防止装车时混合料发生离析。
        2.5摊铺
        在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需要2台摊铺机,呈梯形开展摊铺施工,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4~10m之间,对于重叠的地方,要保持在15~20cm,这样才能够保证摊铺的质量。在实际摊铺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的稳定,要保持在100~150℃之间,在实际摊铺施工之前,还要将预热和调节工作等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所有摊铺机的状态良好。对于自动料位器的调节,要保障料门开合度和运输施工材料的运料器运行速度,在摊铺之前熨平板的挡料,还要在全宽范围内均衡布置沥青混合料,确保在沥青混凝土摊铺的时候,材料本身有着较好的均衡性,绝对不会出现离析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质量。
        2.6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施工也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本身在高温阶段,有着较为良好的稳定性,那么碾压工作就需在摊铺施工之后立即开展。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改性剂聚合物,其能够让沥青的软化点升高,从而让搅拌混合料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更硬。那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就要注重在相关的碾压温度范围内,保证沥青混合料尽快成形。那么实际碾压施工会选用两台10t的双钢论振动压路机,通过前静后振的方式进行碾压施工,有效避免热量的散失,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程度,另外在实际碾压过程中,切忌出现刹车、转换方向等情况,以此更好的提升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2.7接缝施工
        在已成型沥青路面的端部,先用3m直尺检查,将平整度超过3mm厚度不足的部分趁未冷透时用人工垂直刨除,用水冲洗干净,等干燥后涂刷粘层油,方可铺筑新混合料。接缝处碾压开始前,将原路面上的沥青混合料浮渣清理干净,保持线条顺直,固定1台压路机处理接缝,路面中间采用横向碾压,两侧采用纵向碾压,横向碾压时钢轮大部分在原路面上,逐步移向新路面,前后5~6遍,纵压时应使压路机的压轮超出接缝3~6cm,一般振压2遍,静压2~3遍,并对接缝处进行压实度和平整度的检测。路面施工结束后,应在路表温度下降到50℃以下,方允许开放交通。
        2.8沥青混凝土道路养护
        (1)在完成碾压施工后,应当安排专人的维护管理,从而实行交通管制,在摊铺料完全冷却,表面温度达到50℃以下的情况下,才能重新开放交通,但仍然严禁重型机械的运行。
        (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护栏、路缘石、工程构架等进行有效保护,必要时采取覆盖塑料布等养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当天,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能停放一切机械,避免对沥青面层造成质量影响。
        总之,随着改性沥青在我国的不断推广和使用,在道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必须加强对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经验总结,不断提高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蓉.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吉林交通科技.2018(02)
        [2]李志强.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14)
        [3]胡国稳.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7 (14)
        [4]王平娟.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