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6002219850929XXXX 海南海口 571199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视,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突破原有技术中的问题与缺点,找出更有利于水泥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为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和不足
对于市政道路建设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既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以便我们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在维护过程中,都能做到趋利避害。
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来说,首先,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比其他路面要高的多,适合于市政道路的建设。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稳定性好,耐性强。混凝土路面经久耐用,不会像沥青等路面,会随着时间的磨砺而出现老化的现象,相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其强度,这一点是其他路面建设所不能及的。再次,水泥混凝土技术更有利于人们行车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在夜间来往的车辆有利,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光泽性,要比其他路面的能见度高得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夜间行车的司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证。
虽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上所述的一些优点,但其所具有的缺点也有一些方面。首先,水泥混凝土路面必然会对水泥和混凝土的原材料需求的多,对于缺少该类原材料的地区想要建设这种路面就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会有接缝,这种接缝不但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给道路的养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再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工作十分困难。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坚硬度,不容易开挖,给路面的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
2.1唧泥
唧泥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路面上填缝料受损、路面有裂缝产生以及路面排水不畅,造成基层内的土颗粒通过泥浆的形式由裂缝或接缝位置冒出来。
2.2错台
错台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的接缝处的沥青料不存在,地表水渗透到路面结构内,基于重载车辆的影响下形成唧泥问题,路面上也会产生路基的土颗粒,导致路基下沉,形成错台病害。
2.3坑洞
坑洞是因为混凝土内夹带泥块或树叶等诸多杂物而形成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相关要求。
2.4裂缝
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构成混凝土的材料,如砂、水泥以及碎石等的质量不达标、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科学,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能符合设计规范;没有及时进行混凝土纵横缝切割或混凝土养护;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达标造成超荷破坏形式裂缝病害;基层或路基的承载力不符合设计标准,引起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板块之间的填缝料受损,却没有给予合理地处理,造成混凝土板产生纵向裂缝或斜裂缝,裂缝的危害十分显著。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3.1施工前的准备
开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摊铺方式、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再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试验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根据设计文件、测量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复测和恢复路面中心、边缘全部基本标桩,测量精确度要满足相应规范规定。建立具备相应资质的现场试验室,能对原材料、配合比和路面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提供符合交工检验、竣工验收计量支付要求的自检结果。
3.2混凝土拌和物搅拌与运输
搅拌物的拌和设备的配置要与摊铺能力相匹配,两者要根据工期要求来确定。
每台搅拌机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施工中应每15d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不得超过规定,不满足时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拌和计量精确度。运输车辆车况要优良,自卸车后挡板要关闭紧密,运输时不漏浆洒料,车箱板要平整光滑,远距离运输宜选配混凝土罐车。
3.3混凝土面层铺筑
(1)铺筑前要使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处于良好状态,并全部就位,对基层表面要清扫干净,对摊铺面板位置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
(2)施工模板要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模板的精确度要符合规定。
(3)支模前在基层上要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模板安装完毕后,要经过测量人员使用与设计板厚相同的测板作全断面检验,其安装精确度要符合要求,并通过监理人员验模认可。
(4)拆模不得损坏板边、板角和传力杆、拉杆周围的混凝土,也不得造成传力杆和拉杆松动或变形,模板拆卸宜使用专用拔楔工具,严禁使用大锤强击拆卸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将粘附的砂浆清除干净,并矫正变形或局部损坏,矫正精确度应符合要求。
(5)三辊轴整平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规定,该机宜同时配备螺旋布料器和松方控制刮板,并具备自动行走功能。铺筑时要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布料要与摊铺速度相适应,不适应时配备适当的布料机械。在三辊轴整平机作业时,应有专人处理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过高时应辅以人工铲除,轴下有间隙时应用混凝土找补。滚压完成后,将振动辊轴抬离模板,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符合要求为止。
3.4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1)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2)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要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纵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并在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3)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6.0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
(4)普通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和钢纤混凝土路面的胀缝间距视集料的温度膨胀性大小、当地年温差和施工季节综合确定。
(5)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要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预留一块面板,高温时再铺封。
(6)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要及时灌缝。灌缝时要先采用切缝机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凝结的泥浆等,再使用压力不小于0.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壁检验以擦不出灰尘为灌缝标准。
(7)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抗滑构造完毕后应立即开始养生。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桥面及搭板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在雨天或养生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草帘等洒水湿养生方式,但不宜采用围水养生方式。混凝土面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8)切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降低断板率的重要环节,切缝时间与深度直接影响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与否。
结束语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既有其特点,也存在路面工程的普遍特性,在施工过程中应首先从原材料开始控制,充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各个工序的操作行为,并有针对性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亮亮.浅析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J].智能城市,2019,5 (24):161-162.
[2]李爔.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