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 徐磊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徐磊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下具有一定的地位,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建筑工程,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度很大,所以施工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保证在这样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施工企业需要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
        身份证号:32070319861031XXXX  连云港港口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下具有一定的地位,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建筑工程,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度很大,所以施工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保证在这样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施工企业需要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目前的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这几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概括性剖析,明确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施工工程技术和管理途径进行研究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城市化设施的推进进程中,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所以在眼下的建筑行业角逐中,竞争程度变得十分激烈。建筑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那么就必须要重视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企业需要从这两个层面上使力,提高企业务综合能力,解决目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品质。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及必要性
        对于建筑企业,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具有多层次的作用,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水平极大程度的作用于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没有达到需要的标准,也就对施工企业的自身名誉予以极差的作用,有些还会作用于企业的平稳运营与发展。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幅度提升,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发展,目前社会对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也转变的很高,持续提升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从而变得十分重要。对于各个建筑施工专业来说,他们有极大的关联性,在施工进程中要求各个专业、各个工种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这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由于我国现在基本的设施建设在稳定的推进和提高,在这种大的施工模式环境的趋势感染下,有效的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打造企业的社会名誉,提升企业施工水平和技术手段具有极大地实际意义。
        二、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技术手段方面
        在科技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改进,然而在钢筋施工,梁板柱施工以及土石方施工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质量制造手段还需要提高。就比如说再生钢材的硬度比较弱,是不能够达到建筑施工标准的。钢筋的制作流程比较繁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按照操作要求严格制作。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操作手段不正确就可能会导致钢材被浪费,或者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而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的利用也必须注意,在进行钢筋的构造建立操作时,接洽不吻合的现象也会造成结构不够稳定。在梁板柱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需要注重模板种类以及使用次数。现在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木模板,而多次利用后的木模板会受损,最终导致混凝土构造建立的质量不合格。土石工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需要充分利用防排水技术,注意被挖土地受照射时间以及基坑顶面的标高面需要达标。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方面
        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都在管理方面有着安全知识不充实、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现实中,有许多的施工队伍没有接受系统的安全理论学习和考核,也没有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现场管理人员都不明确安全施工的本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施工任务的开展效率以及施工成果的品质和企业的收益情况。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也没有系统的安全防御计划,在建筑企业中也没有健全的监督系统,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监管不全面。建筑企业虽然备有安全防患方案,但是只是为了迎合上级的检查。在实际生活中,安全防御工作却没有实际的意义,这就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安全防范配套设施也大都不完备。


        (三)施工设施及材料没有达到要求
        施工材料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材料是施工的有力后盾,所以材料的实际质量需要得到参建企业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许多的建筑施工单位一般不注重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研究与检测,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在建筑材料购入时进行仔细的检查,也没有彻底的做到杜绝不达标材料的使用,而且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设施与施工质量是有很大联系性的,现代设备机械化是高水平的,没有系统性的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拖慢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水平。
        三、完善施工工程管理途径
        (一)制定科学的施工开展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过程管理的有效标准,如果想要做好施工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制定一套符合现场施工管理的组织方案。在企业施工前期,企业的设计队伍就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管理计划,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施工任务的方案,明确施工工程的进度安排。
        (二)保证施工监督机制标准化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施工作业,施工作业时间跨度比较长,工程程序复杂且涉及施工专业较多,对施工人员各个方面的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施工企业如果想要正常开展施工作业,那么就必须要建立施工监督系统,制定责任监管方案,完备施工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作业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正常开展和有效督管。企业没有施工监督部门就会导致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不能做到有效监督,也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产生建筑质量问题,在建筑材料方面也会有不必要的浪费。在成立监督部门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将监管体系彻底完善和展开,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保证施工作业的有效开展。
        (三)提高建筑企业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与解决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参与。企业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意识强化,让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操作的根本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施工。企业通过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让施工人员明确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有效地规避危险。在危险发生时,施工单位能够在根本上做到对施工人员个人安全的保护,然后有效保障施工工程的安全。
        (四)完善健全的员工监察制度
        健全相关部门对员工监察体系,制定员工监察制度,可以有效的监管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防止因为安全隐患而导致施工进度出现缓慢。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承担的责任,有关部门按时对员工进行考核,检验员工的工作效果,保证员工能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由从施工人员的管理出发,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成效。
        四、结论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社会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建筑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强。建筑企业需要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完善建筑物各个方面的功能,保证企业自身在城市化建设中不被淘汰。施工企业需要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已有的施工技术。现在的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的监督管理是建筑企业谋求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内容。文章研究了建筑施工技术方法以及建筑企业监管制度,发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不充分,企业监察能力还不达标,监管系统不够完备等问题。在提出建筑企业施工不足的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建筑企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岗.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9(36):177-178.
        [2]郭志坚.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浅述[J].河南建材,2019(06):155-156.
        [3]尉生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5.
        [4]俞林辉.探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J].江西建材,2019(10):143+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