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运用 朱大伟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朱大伟
[导读] 摘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身份证:37132619920912XXXX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装配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被施工人员所采用。在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大大减少天气对住宅工程施工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施工效率。但是施工人员一定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盲目的使用,要保证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便装配式施工技术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技术;住宅工程;运用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工厂中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施工构建的预制,而后将预制完成的施工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中,在施工现场将各种构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建筑整体,这就叫做预制装配式施工建筑。一般情况下,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进行组装,然后按要求采用专用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应事先预留相应的孔洞和钢筋的安装位置,以便构件的组装更加方便。组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多个独立的组件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预制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和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2技术应用的难点
        预制构件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建筑技术的改革和更新带来了希望。其施工过程对环境污染小,减少了工程过程中对人的需求,解放了部分劳动力,简化了施工过程,节约了资源。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给建设的顺利实施增加了障碍。首先,框架的施工需要认真进行。建筑物的立墙是预制的,水平方向是通过浇筑获得的。在附件施工中,底层建筑应考虑浇筑和锚固连接问题,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在底层施工中,应考虑防水处理,安装的准确性影响后续施工的安全。其次,进行主体楼层建筑构建时,对楼层进行标准化处理,因而要求开展建筑工作时构件的数量要充足,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对构件进行筑造时,要针对建筑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使成品件在出厂后能够顺利被运输到建筑场地。在进行搭建的同时,还要预留好安全通道,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安全进出。
        3加强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推广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3.1加强生产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预制构件住宅的施工质量,必须在实际构件生产中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规范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在生产预制构件时,必须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否则会对施工过程和整个施工过程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当预制构件的尺寸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平整度和保护层厚度时,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技术问题,势必影响后期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给生产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间隙和损坏,只有保证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以及构件的牢固。再次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原料的管理,合理分配原料比例,保证构件的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制构件在其生产过程中也会受到技术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而无法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对预制构件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和验收,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加强对施工作业的维护,在养护时还要加强对氧化环境温湿度的控制。


        3.2加强预制构件吊装、安装和连接固定工程的监督控制
        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加强构件进场检查,加强安装、固定、连接点浇筑等关键项目的重点监理。此外,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完善组织结构,确保构件安装成功。安装前还要合理编制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要求。同时,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的部件及时更换。最后,加固构件,做好沉降观测和垂直度观测。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的连接,可实时动态监督施工现场有关施工计划实施进展、物料和机械设备使用以及人员安排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施工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生产质量设计要求。
        3.3提高编制单位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以及技术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与装配相关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大部分是外聘人员,部分是兼职人员。这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对分配的任务不认真、不积极,造成工作质量不高。一般来说,预制房屋的相关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相关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耐心。此外,技术水平也要达标。为提高我国相关工作质量,相关企业部门负责人应更加注重选人用人,定期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素质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奖励以及惩罚的制度,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资金的奖励;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资金的奖励最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进行定期的理论知识培训,有条件的企业以及部门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小组,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之后,对小组内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组员的素质,带动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监管人员的质量情况,只有好的监管人员才会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在选择监管人员时,要关注人员的质量,防止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企业影响整体员工的素质。
        4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提升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优秀的技术人员少,许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现场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所用材料也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其质量符合现场施工要求,注意材料的运输、储存等环节,不合格材料严禁入内。对于各类机械设备,其运行情况要及时进行关注,严格依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要安排专人进行处理。加强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满足装配式生产模式的实际发展需求,还能推动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坚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将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住宅工程中,可以获得美观、环保、节能的建筑造型。同时,现场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是现代住宅产业化的产物。装配式施工技术弥补了传统建筑业手工生产和施工技术分散、水平低、效率低的缺陷。因此,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具有以下优点: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节能环保,减少污染;模块化设计,推广应用它极大地提高了居住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鼓励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抓住机遇,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切实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占阳,袁霓绯,李洪光,等.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现状及发展瓶颈研究[J].钢结构(中英文),2019,34(5):56-60.
        [2]肖居生.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居舍,2019(10):76-77.
        [3]戴文杰.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4):30-35.
        [4]李军胜.高层住宅预制装配式建筑及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5):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