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文欣跃
[导读] 摘要:随着毕节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日益增大,建设占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毕节市土地勘测规划所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随着毕节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日益增大,建设占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虽然毕节市对建设占用耕地有严格的管制制度,但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占用部分优质耕地的情况仍然是在所难免,所以耕作层土壤资源剥离再利用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加强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耕作层 剥离 分析 利用 规划 效益
        引言
        随着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日渐深入,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推进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将建设占用的耕地进行耕作层剥离,用于土地开发复垦、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他农用地改良及绿化用土等方面,是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1.研究内容
        根据《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和土地整治工程布局,预测未来建设用地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利用区的现实情况,对占耕地土层厚度、利用等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裸石出露率及是否被污染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耕作层可剥离土壤厚度,初步测算出耕作层土壤剥离方量、利用区用土方量,分析土方量的供需平衡关系,为占耕土地进行剥离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耕作层剥离任务
        2.1 建设用地布局
        根据《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毕节市未来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7308.38公顷,其中城镇用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66964.32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5660.5公顷,独立建设用地1296.91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3386.65公顷。通过对《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建设用地布局调查和分析,其所辖8个县区均有建设项目。
        2.2 占用耕地分析
        《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全市的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7308.3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33780.82公顷,占用耕地面积为31794.06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2408.14公顷,水浇地面积为17.67公顷,旱地面积为29368.25公顷。
        2.3耕作层利用规划
        耕作层利用方向。为了解新增耕地耕作层情况,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毕节市土地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对项目区所在各县区开展利用区新增耕地进行分析。耕作层剥离土壤的利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提质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镇绿化用土和污染土壤的置换。
        利用区布局。根据毕节市“十三五”规划,全市的土地整治各类项目共计1413个,将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剥离耕作层的利用方向。结合各整治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整治项目与剥离区的运输距离,确定最终的耕作层剥离土壤利用区域,涉及土地整治项目共计234个。
        供需平衡分析。对《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剥离土壤量进行分析:耕作层剥离土壤来源,耕作层剥离土壤主要来自建设占用的大量耕地的表层土壤,改变过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处理办法,解决耕作层资源浪费严重问题,通过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来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耕作层剥离量计算方法,设耕作层剥离量为 V(立方米),剥离耕作层面积为 S(平方米),剥离耕作层厚度为 h(米),则耕作层剥离量的计算方法如下:V=S•h。耕作层剥离量分析。根据《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布局和安排,结合实际调查情况,通过对建设项目占地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每个县区建设项目的占用耕地面积、计划剥离面积、剥离深度以及剥离量。通过计算,毕节市耕作层剥离量为8070万立方。 需求量分析。通过计算,毕节市耕作层需求量为1837.42万立方。供需平衡分析。通过耕作层剥离土壤供给量和需求量分析每个县区的耕作层剥离土壤余缺情况,毕节市“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耕作层供给量为8070万立方米,需求量为1837.42万立方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覆土区所需耕作层量能够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整治工程耕作层剥离的规划方案应以实际需土量为准进行剥离,其余耕作层应用于中低产田改造、提质改造、其他农用地改良、绿化用土及城镇污染土壤置换等方面。
        3施工组织设计
        剥离。根据毕节市实际情况,耕作层剥离以工程推土机机械施工为主,按自然垄向推进。按照土壤剖面结构和土壤熟化程度,根据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随厚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基本按耕作层和犁底层两层分离形式剥离,以达到耕作层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先剥离耕作层,之后再剥离余下的土层,实现分层剥离。耕作层剥离不宜过深,以免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根据规划建设项目土壤实际,剥离耕地厚度选取20-50厘米不等。耕作层肥沃、土层较厚的平均剥离深度不低于40厘米。
        堆放。堆放剥离耕作层不能过高,并且应分开堆放。在堆放时,堆放高度一般为5米,最高不超过10米,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风化,压实并加盖防护措施。
        剥离耕作层的运输。结合毕节市“十三五”期间相关土地整治工程,合理确定剥离耕作层的归宿和去向,并根据经济性、生态性兼顾原则进行合理调运。同一剥离单元的土壤,只能装入同一辆汽车进行运输,土壤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对剥离区土壤的压实。
        4剥离耕作层再利用
        剥离耕作层再利用是将堆土点土壤搬运到田间地块并覆盖在其他草地、裸地等新增耕地上。覆土前需对利用区进行土地平整。合理进行土壤搭配,由于毕节市区域多为山地地形,地质结构和地貌形态错综复杂,其土壤结构和质地会有一定差别,而不同土质间不能随意混合。取覆土搭配按照一定的原则,取土区水稻土运至稻田和旱地利用区;取土区旱地土壤运至旱地利用区;取土区偏粘性土运至偏砂性土利用区,偏砂性土运至偏粘性土利用区。在覆土土方总体平衡的前提下,为提高覆土效益,根据毕节市实际和调查的利用区拟种植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覆土方式。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利用区主要采用平面均匀覆土方式,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覆土厚度,由人工将堆土点的土壤搬运至需要覆土的地块上,表面均匀覆土并进行平整,达到耕作要求。采用这一方式,其利用区覆土厚度基本一致,仅需对局部地块调整覆土厚度,以利于农作物生长。覆土耕作层坡度根据灌溉方式和耕作需要,不宜过大,避免局部聚水。在实施覆土时应充分考虑到耕作层的沉降量,形成的地表坡度以不超过 2°为宜,以保证大气降水均匀的分布,不破坏客土的透气和保水性能。
        5效益分析
        总体效益: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进行其他草地、裸地开发,废弃工矿地复垦以及土地整治等,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到2020年,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674.83公顷。具体经济效益评价:经过测算,耕作层剥离利用新增有效耕地面积3674.83公顷,单位耕地面积(公顷)年纯收入增加约1.1万元,规划实施后增加的年纯收入为4042.32万元。 社会效益。通过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其他草地和裸地进行土地开发,移土培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计算和预测,规划实施后耕地自然质量等普遍提高1等、土地利用等提高1-2等、经济等别提升2-3等,亩均收入提高30%左右。生态效益。通过对建设用地占用的优质耕作层进行剥离再利用,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使其利用价值最大化。对利用地块采取土壤培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措施,能够改良土壤质地,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利用区土壤质量及改善土壤结构。使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协调的方向发展。通过土地整治和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