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3019770727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把城乡规划和乡村景观融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把城乡规划和乡村景观融合起来能够很好的促进乡村的发展,还能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乡村文化,既弘扬了文化也促进了乡村的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景观的组成和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意义,针对乡村景观能更好的融入城乡规划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措施。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乡规划;组成;作用意义
引言
乡村景观属于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文化相融合的景观,也是生态、文化与美学的有效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我国新农村建设速度逐渐加快,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遭受较大破坏,降低乡村景观的观赏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城乡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要点。
1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宗旨
1.1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尤其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来说,必须为这部分群体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使农民摒弃过去靠天吃饭的旧思想,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在确保农民切身利益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土地承包大户承包土地后,应在剩余劳动力当中,遵循择优录取的原则,将一些懂农业生产技术,会使用现代化农业机具的农民,重新进行聘用,以发挥其特长和优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在农村产业结构当中,资源消耗较大,为了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依托于国家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政策方针,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变成下游产业中的生产原料,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1.2能够促进保护自然景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乡村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目前许多景观设计中忽视了人文景观,对自然景观也没有妥善保护,致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丧失和田园风貌破坏。现代城市中生活的儿童和青少年,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欠缺,将乡村中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尤为必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现代文化与民俗元素有机地结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增添了现代城市文化的内涵。
1.3给园林设计带来一定的灵感
现代城市生活比较浮躁,很多人向往着田园的生活。现代的很多人也喜欢用一些植被来装饰自己生存的空间,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净地,所以田园景观让人比较舒服,是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的,再加上乡村景观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比较容易吸引别人的喜好。在现代城乡规划中,如果把乡村景观融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可以改善当前的城乡规划,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
2城乡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体现研究
2.1履行合法审批手续,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城乡规划涉及到征用农民土地,为了切实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在占用土地时,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合法的审批手续,不得徇私情,不得立强权。为了给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农村道路的“村村通”工程,必须打通农民经济往来的通道,设计标准应严格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不得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务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2保护乡村的整体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所以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时,就要从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健全乡村生态保护机制和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利用广播和黑板报的方式加大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培养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打好美丽乡村规划的基础;其次,就要及时制定美丽乡村生态保护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建设思想,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最后,建设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筑,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引入生态型技术,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建设发展。
2.3地域文化保护策略
地域文化是千百年来沉淀出的文化传统,任何改建重修都不能丢失地域文化,农村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般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信仰,民间特色建筑、民俗风情等,形式多样。在美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地方政府格外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引导青年一代不忘本,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通过开设一些乡村文化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继承人加以表彰,拍摄相关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向外界宣传,引导更多的青年投身于文化传承中。同时政府还可加强地区的文化产业建设,例如在国学文化盛行的今日,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学习政策,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素养,构建农村新风气,还可以将农村建设成特色文化村,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
2.4尊重历史和地域性原则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中,要充分的尊重地方特点和尊重地方的民俗和文化,并且适当的把当地的特色或者对当地比较重要的文化融入到城乡的景观设计中去,这样人们在参观的时候就能够更好的了解乡村的特色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民族文化。例如在城市中建设特色小镇,把乡村景观的特色完全的融入到小镇中,这样就能够完美的展现乡村小镇的特色,也很好地解决了在设计中重复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更符合人们审美的东西。
2.5全员行动,提升综合素质
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点在于“农民”本身,只有转变农民的思想意识,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因此,应将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与要求灌输到农民的心里,以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已在我国全面实施,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前二十年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面对这一利好局势,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继续以提升农民的个人综合素养为切入点,从根源上让农民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参与到生产建设当中,为共建和谐乡村、美丽乡村、富裕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
2.6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和城市的差距较大,所以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就需要政府予以资金的支持,在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工作后,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建设,最大程度地降低乡村建设的成本,让乡村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乡村和城市的距离较近,还可以直接借用城市的配套硬件设施,这样不仅能够节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本,还能缩短美丽乡村建设的周期,提高美丽乡村规划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是促进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果在城乡规划中融入乡村景观,那么就可以把乡村的元素融合到城市中去,创造出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景观。也能够把城镇和乡村更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乡村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加养.刍议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江西建材,2017(14).
[2]佚名.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9(5).
[3]张淑娟.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51).
[4]刘冲.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102-103.
[5]安赛.浅析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与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62-163.
[6]黄小婷.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