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孙炜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冲刺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冲刺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课业,把握好这段学习时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将绝大部分的教学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应试考试当中,这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身体锻炼,没有意识到身体健康对于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对体育运动参与度不高,兴趣不大。教师需要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创新实践, 将学生的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对锻炼身体的关注度,使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篇文章就来探讨,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实践途径。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课堂;创新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
在当下的高中教育环境中,文化课的改革实践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却常常受到忽视。身体素养的提升与锻炼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断地走出自身的教学舒适圈,勇于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升教学的新鲜感,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课堂。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教学观念落后。随着网络时代不断前进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吸收接纳新的知识。高中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难以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教学观念落伍,创新意识匮乏,制约了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2.学生们的兴趣不足。高中学习课业压力繁重,体育课往往成了学生们休闲活动的最爱时刻,导致课堂氛围松散无纪律,学生们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加之体育教学的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这就使得学生往往采用应付的心理,体育锻炼缺乏时效性。
3.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掀起了一股改革创新的热潮,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试图用更好的策略,帮助学生们提高能力。高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小,因此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师依旧延续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容较相对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二、创新实践的具体研究
1.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顺应时代潮流,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的体育知识以外,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增强体育比赛的竞争性,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教师需要加强个人素质, 不断吸纳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

确保自身不在现代教育的发展洪流中落伍。同时,教师体育教师应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不断进行自我的突破,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导,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相对被动,无意识的吸收知识,接纳内容。教师需要转变思维,将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会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珍惜课堂时间爱护身体,进行运动锻炼。
2.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特点。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还比较陈旧,教师应当及时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投入到改革当中,引进各种新型的体育知识,以及自媒体平台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中较为热门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体育学习的兴趣点。例如,当今社会,人们十分注重健康养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关健身的知识点,教授学生们什么样的健身姿势是规范正确不会损伤身体的,以及什么样的运动能够塑造身材,保持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可以讲解一些,对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选择,这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内容,能够让学生由衷地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明白体育课堂是难得的锻炼的好时机,不应该将其肆意挥霍掉。
3.教师需要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个体的差异性已经逐渐显现,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单一的教学方法较为笼统,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层次性,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融入到体育课堂实践当中,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使学生逐渐爱上体育锻炼。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学生对参与游戏的热情,在游戏中穿插讲解体育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设置需要小组同学共同完成的课堂任务,使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实力,在竞争中突破自我。团队合作是学生们必须需要掌握的实用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课教学与创新其根本要素与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有关,教师应当从自身出发,积极接纳吸收各种知识提升自身水平,通过合理的途径,丰富课堂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帮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缓解情绪,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磊.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47.
[2]顾凯强.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9(36):56-57.
[3]马强.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学周刊,2020(01):149.
[4]宁东波.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分析[J].才智,2019(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