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教学的策略上,教师需要梳理生本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动的转变教学关系,为培养教学提供环境基础。而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需要从身体素质的运动锻炼,心理素质的激励和辅导,道德品质的运动实践体会,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方式和方法,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和运动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体育;综合素质;教学策略
前言: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学生的身体和主观思想认识上进行,改变传统教育下考核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主动意识的发挥,从而在体育学习和运动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有身体和身心的全面提高。但是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境,学生的运动意识不强,运动积极性不高;心理较为敏感,缺乏自我提升的想法;教师对于德育培养不够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带有理论化,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解决,让体育教学与学生学习形成统一,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转变教学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并且在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得到了强化,可以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是否能够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否教师的教学理念所决定。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关系的转变,重视学生主体性,将教学设计归结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效提升的目标上,减少定性的考核教学。教师有了这些改变,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才能得以落实,而学生也可以有感受和个人运动意识的提升,为高效教学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教学关系的转变要多考虑学生的差异和运动兴趣喜好,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平等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切身的体育徐学习和运动感受。
二、开展游戏教学,提升运动主动性
体育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运动,也就可以实现身体素质的锻炼。但是当前的初中生运动意识不高,但是亚健康的情况多,而教学理念又重视学生的主观需要,给予学生自由。这就让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消极锻炼,运动边缘化的情况比较严重[1]。对于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意识进行激发,以游戏教学让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快乐的体会,从而改变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在生本理念下开展有效的身体素质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保证在于游戏的设计,要让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有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游戏教学的开展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在足球教学中,对于足球技巧的教学就可以设计“传接跑”“直线接力”等游戏,并根据男女生的区别做难易度的区分。这样所有学生就都能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成足球技巧的学习和练习,充分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做好教学辅导,促进心理的建设
体育课程中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让学生深入到运动锻炼中,针对实际的心理认识来做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这样才能让心理辅导被学生所接受,保证心理建设的有效进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最为有效的方法[2]。因为初中生的身体都在成长过程中,运动技巧的学习和意识的提升肯定可以促进成绩的提高,而成绩的提高也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建设,这是一个促进的过程。例如,在耐力跑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就以科学知识作为心理辅导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克服自身的生理极限,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教师则以语言艺术来激励和鼓励学生去做拼搏,让其调整呼吸频率,坚持下去,而在跑步练习之后则组织相互之间的讨论,分享成果和进步。这样的心理辅导下学生的耐久跑成绩肯定会得到提升,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心理的抗挫折能力、意志力、拼搏意识都会有所建设,心理素质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重视体育精神,实现德育实践化
德育是教学的根本,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开展要实现实践化,让学生能够有所体会,保证德育的效果,这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开展的内容上要以体育精神为主,保证德育开展与教学的契合性,也确保学生能够有所体会。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组织课堂比赛,让学生有荣辱心,体会到团队协作,学会分享等,使体育精神以教学内容做出呈现,而学生在运动实践中能够有起身的体会和认识,德育也就得到了有效地开展,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方法上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一些关于体育精神的故事,带动思想认识,也能起到有效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比如职业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在赛场上的不服输精神等。
五、渗透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最终目标,这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渗透体育素养,使学生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得到养成,综合素质也就能够获得提高[3]。在渗透的教学策略上,要抓住学生的主体认识和主观感受,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体育运动反思,将学习行为转变思想意识,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进行趣味教学让运动能力与习惯的提升,进行情景教学激发体育情感和品格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体育学习中有效提高。
结论:总而言之,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让初中生在身体和身心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体育课程中,在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成长认识上都会有极大地提升。在教学的策略上需要教师重视学生主体性,并从综合素质的理论与体育教学为出发点,改变单一性的运动练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感受,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和练习中,这就让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能够有实效性,推动学生的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云云.浅议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95-196.
[2]康华,田菁.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6):130-131.
[3]张小娟.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学周刊,2020(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