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李书亮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李书亮
[导读] 摘要:如今园林规划已经十分常见,无论是城市一角还是乡镇街边随处可见到形式多样的园林景观。
        概念景观设计(德州)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如今园林规划已经十分常见,无论是城市一角还是乡镇街边随处可见到形式多样的园林景观。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景观在园林景观规划中逐渐受到追捧。乡村景观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指劳动人民在从事长期农业活动中逐渐开发自然环境形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特有景观。乡村景观主要包含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两大模块,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核心,山水风光与人文风光相辅相成是乡村景观主要表现特点。乡村景观的出现对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它能够有效保留地域历史、风俗、民情等文化信息,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1.乡村景观融入设计风景园林的重要意义
        1.1 为城市增加生机,使人们亲近自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规模日益扩大,许多农村的居民也在不断地涌入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周围环境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及高楼大厦,噪杂的环境增加了生活的压力,缺乏生机,仅有的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也是千园一面,景观文化内涵也尤为单调。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却离城市太远或交通不便而让人们失去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对于他们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遗憾。所以,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增添城市的生机和生活的情趣,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户外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找到乡愁场所。
        1.2 能够促进保护自然景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乡村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目前许多景观设计中忽视了人文景观,对自然景观也没有妥善保护,致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丧失和田园风貌破坏。现代城市中生活的儿童和青少年,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欠缺,将乡村中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尤为必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现代文化与民俗元素有机地结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增添了现代城市文化的内涵。
        1.3 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然而,具有特色自然风貌的乡村一般距离城市较远,节假日旅游人数多,旅游质量也每况日下。而将比较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如梯田景观在沈阳建筑大学的应用,农耕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形成亮丽风景线,也使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在上海世博会的后滩公园的设计中,土人景观利用梯田种植乡村的芦苇、荻、芒、水稻等乡村植物,净化水体,为黄浦江周边的生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儿童的科普教育基地,还使得周边用地增值。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到规划设计城市风景园林中,能够增加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乡村景观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措施
        2.1 将田园风光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目前,许多规划设计过多的注重景观的构图,对形式美过分地追求,而失去了对场地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冷漠,这样就会使园林景观的意义失去。在城市中,将乡村开展的人类生产活动和田园独特的风光展现出来不仅仅是丰富了景观风貌,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几千年的农民智慧解决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上海后滩湿地公园,以世博会建设为契机,引入传统的梯田形式解决江堤至水面的高差,同时在公园上游利用水泵抽取轻度污染的黄埔江水进入公园,江水经过层层的梯田过滤,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案不仅利用梯田的元素解决了千年一遇防洪问题,同时体现了场地农耕文明,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城市新景观,在世博会后期又成为了上海的儿童及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合肥四季花海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利用既有的台地高差模拟梯田,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花海景观;合肥姜万郢城中村改造设计过程中,对村中的集体土地上种植的菜地进行保留,设计成别具特色的都市农业景观。
        乡村景观最典型的就是农业景观,以网络流行游戏“开心农场”为蓝本的主题参与式农业旅游项目在国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突破发展初期项目单一化、配套服务较差等问题的同时,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同类项目的发展经验,现实版“开心农场”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通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农业科研单位、物流加工配送行业等进行合作,此类项目已经出现绿色农产品种植、修学体验、农业休闲、商务会议、土地认领、园艺栽培等多种特色主题的发展方向。从长远发展来看,参与性和个性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强调生态性和自然性也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常熟南湖开心农场为例,通过对162位网民对“开心农场”感知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有16.67%的网民非常乐于参与“开心农场”;59.88%的网民会考虑家庭或同伴的想法或根据认养价格而定;23.45%的网民选择不会参与“开心农场”。可见,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景观时,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形成新的视觉体验,还可以成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
        2.2 乡村的景观元素的应用
        乡村景观中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可以勾起人们记忆和浓浓的乡愁。对乡村景观元素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乡村生产性工具,如水车、簸箕、锄头、犁等,这些承载着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的记忆,容易让人对场地产生共鸣;其二,乡村的植物,如水稻和小麦等生产性植物、杏和梨等乡村果木、禾本科等充满野趣的乡土植物;其三乡村的动物,如羊、牛、鹅等;其四,乡村名俗文化等。具体应用案例如南京江宁谷里新塘村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打破常规,没有去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的以村庄的主导产业“蜂蜜”为出发点,乡村景观以“蜜蜂”为主题,取名“蜜蜂村”,村庄中以卡通蜜蜂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地域景观。改造后的村庄由于其特色,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使养蜂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3 与时代的特点相结合,进行创新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不能够生搬硬抄,应该与时俱进,否则方案没有新意,预期效果也无法实现。上海后滩湿地公园设计时并没有一味的模拟梯田,而是根据场地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策略,具体如下:由于场地位于黄埔江畔,经历了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场地精神,延续了场地的文脉。设计中利用梯田,并不是单纯的模拟梯田景观,而是为了解决场地的防汛要求,同时起到水质净化的示范作用。另外,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将生态和人文理念贯穿于全部设计过程中。因此,将乡村的人文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中,应该结合时代的特征,针对景观的实际情况统筹分析考虑,使得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互相衬托,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3.结语
        综上所述,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既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返璞归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会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康志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6):61-62.
        [2]徐微.关于风景园林规划标准及设计中的乡村景观价值的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24):249-250.
        [3]马雯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合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8):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