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的课业异常繁重与升学压力加大的现实状况导致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时间缺乏,其中尤其是高中女生。而且我国高中女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排斥心理,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普遍较差,有着严重的惰性心理。并且高中女生由于身体和心理处于特殊发育阶段,往往对体育意识的认识程度不够,比较排斥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那么如何克服女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上的惰性以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提出一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女高中生;体育教学;心理惰性
引言:我国新课改强烈要求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促进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朝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对高中体育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思考。要求高中体育教学树立以培养女高中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磨练她们的心理品质,增强体育运动同时不断扩大运动量。在重在参与、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原则下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一、女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具有惰性心理的成因分析
女生进入高中阶段其身体代谢功能与形态发发生快速变化,生理与心理需求朝着成熟化标准过渡。从心理发展的角度上看,原来的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使她们多愁善感,内向脆弱。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判断能力差、缺乏自控能力的行为表现。从身体生理发展上看,女生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成熟,在这一阶段她们普遍注重自身的形态美,因此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与参与程度不如男生,对体育知识的技能与学习也表现出一定抗拒心理。从客观环境上看,女高中生缺乏对体育课程方面的认知意识,比起参加高考的其他科目,体育课的重要程度较低。她们通常对体育课抱着侥幸放松的心理并且对体育知识学科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女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够,容易产生较强的惰性心理。
二、克服女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心理惰性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增加体育选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阶段女生的心理和身体生理发展比较特殊,女高中生普遍不喜欢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因此为了满足其需要适当增加适合女生的体育选项,将羽毛球、乒乓球在内的运动量较小适合于女生的体育项目大力发展。也可以根据女生自身造型体态优美,韧性强、模仿表演能力突出的先天优势,并结合自身的身体优势与心理趋势,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突出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向女学生讲述该类体育项目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且结合体育项目内容的本质特点,阐明该项目提高身体素质的益处。增强她们对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发挥健美操等体育项目对提高女高中生审美意识的作用,引导她们树立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女高中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并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形式,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
根据女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理变化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优化教学方式,避免因高中课业繁重占据体育课的现象发生。严格落实课程安排,并针对女生选用的体育项目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女生的身体发展特点,适当加强运动量,保证体育课堂上的运动强度符合女生身心发展需要以减轻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避免身体过度疲劳让高中女学生感受到体育课轻松快乐,以实现在良好和谐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
3.善于鼓励引导,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带给人们快乐和愉悦的作用,热情活泼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即逐步培养学生体育选项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多为男老师,因此教师应该做到耐心仔细,以主动热情的态度满足她们在体育学习中的需求并解决她们学习中的困境,减少女生体育运动的心理压力。对体育运动有困难的女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予启发和诱导用鼓励支持的态度让她们分享体育运动锻炼的喜悦,从而减少其惰性心理,也可以在适当时机多给她们一些自我表现与锻炼的机会来增强体育运动的信心,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形成互动互助的良好氛围。让大家上完体育课后心情愉悦,身体轻松,更好的投入下节课的学习。
4.加强体育运动欣赏水平,提高审美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赛事新闻及偶像明星的作用来提高他们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适当利用女生崇拜偶像的心理增加体育欣赏的内容,积极发扬和宣传体育运动员们坚持拼搏、沉着果断、坚韧不拔、为国争光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发挥偶像们的动员力和号召力。让学生学会感受来自体育美感,使原来对体育运动排斥的人也能够心甘情愿的参与其中并爱上体育运动。教师也可以同时利用女高中生希望改善自身的体型体态爱美追求美的心态来增加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结束语:克服女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心理惰性体育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逐步改变学生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必要时可以运用发挥榜样教育法以个别同学带领全体同学,在教学课堂上根据现实特点逐步增强女高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并提高体育欣赏水平,从而使他们有效树立终身坚持的体育锻炼意识来保证自身的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陈焱.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J].学周刊,2019(36):153.
[2]龚少伟.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方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6):130+132.
[3]韩依彤.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65-66.
[4]徐开春.体育教育专业女生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产生原因的调查研究[J].田径,2017(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