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杨社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社会、企业的重视及关注。
        陕西省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社会、企业的重视及关注。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管理水平来看,尚存在超负荷生产、监管力度不足、设备老化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上制约了我国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检修保养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虽然一直在前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煤矿机电事故的频繁发生,一方面给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害;另一方面在给煤矿企业工作者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的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员工心理上的恐慌。所以,保证煤矿企业的平稳运行、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保护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入分析煤矿生产条件、深度了解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现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是至关重要。首先提出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其次就其常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1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安全要点
        1.1强度安全要求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功率往往较大,其对所使用的零部件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以满足设备运行的需求。关键部位零部件强度除满足其使用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富裕系数,以应对特殊情况下设备运行的需求。如用于升降人员的提升机钢丝绳,其强度安全系数应超过9,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安全系数应超过6。然而,在设备选型中会遇到法规标准规定不明确的情况,具体选型需要结合使用工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
        1.2安全保护要求
        为保证机电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需要对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包括设备运行参数及其外部环境参数,如某项参数超过安全允许要求,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施工时,需要对工作面环境瓦斯浓度进行监测。环境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监控系统发出相应的警报;瓦斯浓度超过1.5%时,则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提升机需要具备过卷、过速、松绳等指示装置。当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功能。
        1.3安全防护要求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危险部位,如联轴器、驱动轮、传送带等旋转部件和容易产生高温的表面,对于这些部位都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同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煤块或矸石飞溅的情况,应该在相应位置安设防护装置。如在支护钻车操作位置设置顶棚等,保障作业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2.1开采深度问题
        伴随煤矿机电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矿储备日趋减少,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从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来看,多数矿井垂直深度不低于600m至1000m,对于矿井排水和井下工作面的机电设备,在要求和相关标准上则更为严格。并且,由于遭遇相关因素的影响,比如矿井设备供电负荷加大,供电线路敷设相应更为复杂等,这样进一步在客观上加剧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难度。此外,现阶段我国多数煤矿企业机电监管力度薄弱,并且在检查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使得其中的安全管理隐患很难第一时间被发觉,以至于导致安全事故最终发生。
        2.2缺乏健全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
        煤矿采煤生产属于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必须要严格考核其安全性,才能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但是当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在日常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背离专业的标准以及缺乏正确的操作技能等问题。其一,设备的安装与使用不符合要求,不合理的安装方式使机电设备在长期工作当中极易受到损坏。

其二,技术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设备图纸与技术方面的资料不齐全等,都会导致机电设备故障。其三,缺乏强烈的机电设备管理意识。大多数煤矿企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日常检修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通常都是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组织人员来维修,这样就增加了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以及机电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由此可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如果落实不到位,不但影响着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效率,也会增加作业风险,给煤矿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
        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企业井下生产环境相对恶劣,矿井下粉尘较大,湿度较高,腐蚀性气体也比较多。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运输、存放以及使用过程当中的保养、封存、防尘、防腐与防潮工作。如果出现疏忽,就会导致机电设备损坏。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依然有许多煤矿企业没有看到环境因素对机电设备的影响,更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环境因素引起机电设备损坏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3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积极开展深度管理工作
        在实际机电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以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规章制度为出发点加大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组建安全管理监管小组,每年提前制定各小组、各班及各个设备的监管方向。针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监管队伍开展检查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查找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指导;而对于表现优异的监管人员则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制定井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重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环节,结合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机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定期采取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检查、维修维护等措施,保证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3.2强化意识并完善相关制度
        煤矿企业领导应该树立先进的机电设备管理理念,强化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地位,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其次,完善机电设备安全维护和管理制度,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维护质量并运行安全。最后,创新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模式。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煤矿企业竞争力。
        3.3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前煤矿企业职工队伍结构比较复杂,从事工种类型较多。职工文化层次、思想素质、操作技能等水平不一,无法满足煤矿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所以,煤矿企业应该重视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保证他们能够熟悉机电设备操作和维修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业余时间应该不断学习,不但能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能够深化安全管理意识,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预防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异常而导致煤矿发生事故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煤矿企业机电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以高度重视,必须清楚认识到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煤矿机电设备异常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伟鹏.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6):79-80.
        [2]潘新堂.浅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内燃机与配件,2018(16):20-21.
        [3]马晓红.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9):86.
        [4]方文俊.浅析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要点[J].山东煤炭科技,2016(6):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