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姚国保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姚国保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身份证号:53032819870412XXXX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岩土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情况,与地基处理的稳定性等相关,越为复杂的地质情况则需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也有着较高的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本文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于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地基处理技术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岩土工程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因为大多数的工程项目都跟岩土工程挂钩,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就需要做好岩土的勘查工作,这是保障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安全合理的前期工作。岩土的勘查工作做得越仔细,越全面就越能保障建设工程后续的顺利进行,在岩土勘查过程中,要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了项目工程的安全可靠。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有很多企业对这块工作不重视,或者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低,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认识不到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对其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从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则就会为工程建设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引起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就必须要做好施工设计前的岩土勘查工作。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对建设现场进行地质、周边环境特征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勘察结果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岩土勘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岩土勘察具体内容包括工程现场钻探岩石、采取原状土样本、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等,首先勘察人员需进行建筑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的实地调查,获得建筑施工场地内所有地质地形条件数据,并对岩土层形成的原因、深度、分布和变化等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所采集的建筑现场岩土样本进行化验检测和分析,利用各种技术和检测的结果分析建筑工程的土质。此外,在勘察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和勘察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勘察报告,并为建筑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当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往往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了岩土勘察的实效性。
        2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问题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因为一部分勘察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施工经验与施工技术,就使得整体工作中的应对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也就使得资料的收集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2.2规范性不足
        1)在进行地基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以施工区域的地质勘察数据为主要参考依据,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设计时存在不规范性;2)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只重视重点区域的勘察,对于部分区域的勘察过于简单,导致得出的勘察结果不够全面,难以有效发挥勘察结果对于后期施工的指导作用。
        2.3勘察工作与地基处理工作没有充分结合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与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的联系、技术处理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岩土勘察等专业的数据知识的分析能力有待加强,不能够高效的利用数据对于地基处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3岩土工程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3.1强夯施工技术
        强夯施工技术是地基施工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一般选择8~10t的重锤,其下落高度通常控制在20m。

在重锤下落过程中,重锤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其与地基接触时,动能转化为地基土地的势动能,给地基带来强大的冲击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压缩土层的孔隙,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通过强夯施工,能够达到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所以,该技术在工程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换土换填法
        换土换填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基础方式,以高强度的砂石、碎石和矿渣等替换地基内一定深度的湿软土层,从而可提高软土性能的稳定性。在换填材料方面,要综合考虑应力分布要求和地基承载力要求,另外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淤泥质土、软黏土、膨胀土等不良土质。
        3.3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注浆,也可称为灌浆,是用压送设备将具有填充和胶结性的浆液注入地层中土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者是岩层的裂缝内,使其扩散、胶凝和固化,以此增加地层的强度,防止地层出现变形问题而进行托换技术的地基处理技术。使用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前关于地质勘察工作的准备为:①仔细阅读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和现场施工条件,了解其地质处理意图,并制定施工措施和计划;②对于地质勘测报告不详细和不能够充分体现岩土土质情况的报告进行必要的补勘工作;③如果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需要提请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3.4预压处理施工技术
        软地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基,受到了地理环境方面的制约,强夯施工技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应该采取预压方法进行处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利用了静荷载的负压过程使得地基的压实工作可以稳定进行,在工作前还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试验工作,保证后期预压处理的稳定性。
        4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加强对准备工作的检查
        在开展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前,要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应对工作当中出现的各项问题。①要针对前期需要准备的各项资料进行逐项检查,并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对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避免对实际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②检查各项工作中需要使用的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③要做好工作计划,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逐项实施,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岩土工程勘察的优化
        首先,就是要做好野外勘察工作和资料的采集工作,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对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施工条件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施工工程。同时,做好野外勘察工作和资料的采集工作可以有效地依据参考数据进行实际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有目的地进行勘察工作可以对成本进行合理规划,也提升了勘察单位的竞争力。其次,做好原始材料的采集工作,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要求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前应当获取准确的、全面的原始材料,避免出现任何判断上的失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最后,做好室内试验工作,主要是对岩土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需要保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材料的原状,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
        4.3勘察方式的选择要合理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进行多种勘察手段的处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此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保证工作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岩土勘察工作,确定和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另外,还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工程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国峰.岩土工程中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8(12):131.
        [2]韩亚明.探讨岩土工程勘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51-53.
        [3]陈健,朱琦,万广臣.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03:25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