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新课程改革也提到创新教育金融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拥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智力水平,这样的身心发展,为培养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平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的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制 创新教育
引言:
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基本素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各个领域的发展实质上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达到了相应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学生爱好广泛,想象力丰富且好奇心强烈,这样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创新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充分引导,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引起创新教育的重视,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对知识讲解,然后再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学生习惯于运用刻板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没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枯燥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兴趣,学习的动机也是出于考试和完成任务,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创新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景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深刻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带给自己的实际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针对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激发自身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做守法的公民”相关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辅助,为学生设置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前进导入阶段,教师引入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童年歌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熟悉的童年歌谣响起,学生瞬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生开始关注教师播放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少年捡到了失主丢失了人民币,随后看到新闻找到失主之后,进行到警察局将失主丢失的人民币归还给了失主,但是这位始终没有给少年相应的报酬,于是少年控告了失主,要求失主给其报酬。视频播放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停止了视频,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式提问“你对视频中的这位少年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并且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答案分成两种,一种是支持,这些学生认为适当给予报酬,能够更好的激发每一个人真正实现“拾金不昧”,而另外一些学生表示不理解,“拾金不昧”本就是每个人应当做到的事情,如果因为需要报酬才进行“拾金不昧”,这样的行为是变质的。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利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要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质疑精神的培养能够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点对自己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如果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能让学生更好的针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探究,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要不断的引导学生针对自身提出的疑问进行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在质疑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提出问题的原因和真实想法,对学生的提问和质疑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学会运用创新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会提出问题。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友谊与成长同行”相关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好的朋友,以及自己从朋友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及自己在交友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一些学生在分享过程中,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依托互联网,让学生将自己分享的内容与困惑运用网络匿名发送给教师,然后教师统一整理,在课堂上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统一解决,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总结,从而使课堂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掌握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并且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拥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更好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学.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76-77.
[2]缪志玉.基于让学生引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启迪与智慧,2017(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