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部分图表的学法指导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韩婧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为了有效配合教学的课程改革工作,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编制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这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本文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图表的学法指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从中总结出图表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一些比较抽象化的概念表达得更加清楚明了,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物体的微观工程,实现对高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图表;学法指导
        引言
        图表既是解读教学重点、难点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对教材中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观察近几年的广东高考生物学试卷,与图表有关的题目较多,而大多数学生对直观的图文、图表题反而束手无策。仔细分析高考这些图表题不难发现,很多图表题的素材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课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以重视,学会充分、合理、正确、灵活地运用图表,课堂上多利用挂图,教学中重视对教材插图、图表的分析,充分发挥图表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高中生物图表教学的理念和优势
        新课改倡导发掘、利用课程资源,生物教材中的图表无疑是课程的重要资源之一。图表的设置体现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统一体。生物图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中教材的主要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课程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图表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学研究对象多样性和生命统一性的矛盾,及生物学知识分散、概念抽象等特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单凭语言文字很难准确叙述,而充分运用图表,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图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苏教版生物教材中穿插了较多的图和表,类型多种多样,图片精美鲜活,相当丰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把生物图表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由兴趣转入到对现象内涵的研究,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从而满足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要。生物图表教学是教师成长的需要。纵观近几年的生物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图表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题目中出现的图表都是对课本上图表的再现或者是修饰、整合。体现了回归教材、关注实际、考察能力的命题趋向,在注重挖掘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促进的同时,力求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科素养,所以势必要求生物课堂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根据生物课程特点,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图表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
        2形态结构模式图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发展理念是生物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基础观念。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研究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比如动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这为学生学习细胞结构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实际的图像运用观察对比以及联想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动植物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构成以及功能性的区分,促使学生在脑海当中展开问题的联想,通过对照图的方法解释动植物不同生命体的细胞共同特点,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对高中生物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当然由于一些生物图像缺乏一定的动态感应效果,学生在脑海当中会形成一种孤立的记忆特性,对细胞的结构继续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画面当中,而在他们的功能相互之间的衔接条件上并不是非常理解,很容易产生记忆疲劳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教学课堂当中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举例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思维。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五官争位”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分组编写和表演的方式,来展现出细胞结构内部的相互之间的活动特性。这种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内部的气氛,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对问题的整体归纳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各种不同细胞结构内部相互之间的构成关联。
        3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
        这类图如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渗透作用示意图、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示意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等在教材中大量出现。利用图进行生理活动的讲解,无疑可以起到脉络清楚、过程明晰的作用,而且可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分析的能力。如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根据图,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十分清楚,在对过程进行详细学习后,还可引导学生就图分析两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物质间的关系,在突然终止CO2供应或停止光照时C3、C5含量的变化情况等。另外,在复习时还可与呼吸作用进行比较、联系。再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学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这比单纯的讲解这些知识更能促使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类图在考试中也比较常见,如2004年上海卷35题就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示意图用于考查,并结合了坐标曲线图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掌握情况。这类题往往对书本中的示意图进行剪辑、重组,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所以讲透书中知识,并在平时练习中加强训练,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并解决问题。
        4正确处理图文关系,发挥图表的独特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图的重要性时并不能否认文字的重要。既要重视插图、挂图、绘图,又要重视文字。“重文轻图”或者“重图轻文”都是不对的。只有图文并重,才能发挥图表在生物学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培养,利用好教材现有的图文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郎启雄.中日高中生物教材“探究活动”设计对比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
        [2]王逸婷,张小平.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图表类试题的分析———以2017年高考试题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7).
        [3]刘漾华.利用生物学图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
        [4]刘孟光.探索生物图表识读能力培养的方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
        [5]李敏.探索生物图表识读能力培养的方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