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保证施工安全,对深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支护技术措施,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予以严格控制,保证支护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锚索支护;土钉墙支护
引言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深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建筑高度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工程整体的作业量,而且也提高了各项结构的施工要求。深基坑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施工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活动的进行。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梳理,对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1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施工和计划存在差别,通常的设计内容都会和实际情况存在诸多差异,从而对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对施工细节的处理不仔细及施工企业为获得更多效益而使用了低质量的建筑材料[1]。其次是土方开挖质量较差,土方开挖对于支护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支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到位,也会使项目的开展受到影响。
2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技术
2.1锚索施工
首先是锚孔测量放样。每开挖完一层就支护一层,不可一次性开挖至基坑底部。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把锚孔准确测量放样到边坡表面。其次是钻孔。根据边坡表面实际情况对钻孔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然后在放好的样上设置钻机,通过适当的调整,使钻孔部位的横向和纵向误差小于±50mm,而高程误差小于±100mm,同时,钻孔的方向与倾角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方位的误差不能超过±2.0°,倾角的误差不能超过±1.0°。钻进方式为干钻成孔,不可使用水钻,保证锚杆施工不会导致边坡土体恶化,并保证孔壁具有良好粘结性能。在钻进时,应切实做好现场各项记录,若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应立即停止钻进,并予以有效处理。钻孔的孔深和孔径都应达到设计要求,为保证锚孔的孔径,现场施工所用钻头,其直径不可比设计要求的孔径小。为保证钻孔的孔深,实际孔深应比设计要求的孔深大0.2m。锚孔钻设完成后,需要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经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均不允许开始后续施工。三是锚索制作。锚索的下料与编束完成后,若放置的时间过长,应采取有效防锈蚀措施。在锚索的全长范围之内,需焊接对中支架,其间隔距离按2m控制,在锚索入孔的过程中,不可对锚索进行反复抽动,同时送入到孔道的实际速度应保持均匀,以免锚索被破坏。四是锚索安装。在锚索入孔前,先对钻孔实施检查,当发生掉块与塌孔时,应及时将其清理干净,同时不可欠深。在安装锚索前,还要对锚索进行检查,核对其编号是否和钻孔孔号相符,当发现锚索损坏时,应立即修复与更换。向孔内推送锚索的过程中,用力应保持均匀且一致,以免推送时对锚索上的配件造成损坏。另外,也不可对锚索进行转动,待锚索到达指定深度后,对注浆管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畅通,若不畅通应立即将锚索取出,处理妥善后重新予以安装。五是灌浆对于锚固段,其灌浆需在锚索入孔之后立即进行;对于自由段,其灌浆需要在完成对锚杆的张拉以后进行,灌浆材料的配比为0.5。锚索张拉过程中,锚固体实际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六是张拉锁定在锚固体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时,开始张拉。张拉需采用隔二拉一的方法;在正式张拉锚索以前,将实际拉力确定为设计要求的10%~20%,同时要先预张拉1~2次。
张拉需定时分级实施,在张拉的过程中,安排专人操作机械设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观测与记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果绘制荷载与变位之间的曲线图,将其作为对锚索质量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若锚索的预应力无显著衰减,则可对拉杆进行锁定。最后是腰梁施工待锚杆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实施腰梁施工,对槽钢底部和锚索的垂直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和面层之间紧密接触。
2.2土层锚杆支护技术
土层锚杆支护的应用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建筑施工企业应指派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材料市场等信息进行调研,根据数据考察结果制订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人员在制作锚杆杆体时,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将锚杆尺寸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结构对应不同的成孔工艺。3)施工人员应做好杆体的防护措施,尤其是杆体间的连接位置,需要在中间位置安装塑料管、钢丝等材料。4)施工人员结合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地质调研报告等信息对基层成桩位置和成孔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两者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60.5cm以上,钻孔宽度应大于6.5cm。5)施工人员进行水泥浆注浆操作时,应明确注浆管道的通畅度、设备运行情况和注浆材料质量。另外,在注浆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注浆速度,确保注浆质量。
2.3逆作法
正常的基础施工是先开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再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施工至负零标高,之后对上部主体进行施工。而逆作法是先对地下一层进行施工,将第一层楼板设置好后,立即养护,养护过程中,可以对上部主体进行施工,在第一层楼板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对地下二层进行施工,此时形成的梁板体系可兼作支撑体系,地下室外墙即基坑护壁。梁板施工仅需在地表面开挖基槽,然后放置模板钢筋,未设支撑,于梁底部把伸出筋插入到土内,将其作为柱筋,待梁板施工完成后,在对柱进行施工。对于第一层楼板以下的部分,因楼板有封闭作用,筋可以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垂直方向的运输可使用电梯间进行。采用逆作法,除了能节省材料,还能缩短工期,另外,因为梁板结构是内支撑结构,所以能防止因为临时支撑结构的拆除而导致土体发生变形。
2.4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
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分析,资金的数量以及土层条件。虽然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投资量,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实用性,避免整体深基坑施工受地下水的侵蚀。与此同时,在实际开展地下连续桩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分析支护刚度,同时需要确保其承受能力与压力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以及相应的不足,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
结语
总之,伴随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激励竞争,要想取得自身的地位,则需要全方面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人们的认可,相关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基坑施工,合理的将现代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当中,保障深基坑支护的质量,促使后期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在实际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全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深基坑施工方案,降低隐患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许鹏,师磊,陈雨庆.浅析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要素[J].建材与装饰,2019(30):43-44.
[2]刘先芹.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0):206-207.
[3]王志伟,王树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高校办公楼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53-54.
[4]张玉忠.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操作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