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 漆风华
[导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新提法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彰显了党在新时期所奉行的人文情怀,也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的途径。
        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要求
        1、新时期应弘扬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唤醒人民、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武器,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又是靠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并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正是弘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维护了国家安定团结,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历史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2、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僵化、钝化原因
        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我们越来越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僵化、乏力和滞后,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从党的十二大直至党的十七大,党中央一直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此,从党政机关到各级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努力探索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虽然成果不少,但成效不大。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在新时期感到乏力和滞后,主要原因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吃饭、穿衣、住房、上学、医疗……人生一切都由国家和组织安排好,人们彼此之间基本一致,无需竞争,没有多少差异,也没有多少压力,所以人们的思想都比较单一。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触及到人的本性(即人性)
        它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性回归,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把思想政治工作从人本出发,又通过心理疏导,而不是强制的灌输和批 评的方法,让群众在教育引导下自觉地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客观现象和客观事物,从而达到心理平衡。这才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办法和有效途径。
        二、人文关怀触及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源,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科学方法
        1、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
        它是帮助群众解决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问题,使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于广大人民群众心理需要的“强国富民”是相一致的。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通过宣传引导,让人民群众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正确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所奉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减少误解和矛盾,使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
        2、人的一切行为受制于人的心理活动。古语说:“境由心造”。我们说文明的行为来源于心灵美。反之,不道德的行为,必定有不健康的心理。心理是人们头脑对客观现象的思维、感知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内心活动,它通过人们的行为来表达。思维、感知是否正确认识客观现象,取决人的内在因素(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性格、知识、阅历等),心理过程是人们所共有的生理现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提高人们内因的素质,这样人们才能达到“外化而内不化”的境界,人们能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正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3、心理疏导是心理平衡、心理顺畅的最好办法。人们常说:“强扭的瓜不甜”。

人们的心理是人特有生理现象,不能采用强制或压迫的手段,正象水流不能采用堵塞,只能靠引导、疏通的办法一样。心理疏导本身就体现了人文关怀,它注重人们的心理、情感需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内因和外部诱因。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性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心理疏导、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消除人的心理障碍,帮助人们解除心理困惑,疏导失衡的情绪,化解矛盾,缓解压力,使人们对外界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使人的心理需求与社会变化发展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三、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办法与途径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入手,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目的,以求得人们内在需求和社会发展相一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使人的自由、平等、民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安全、发展同步。
        (一)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让思想政治工作饱含人性元素,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个性色彩,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生命力。
        1、人性化原则。要尊重人的主体性,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引导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人的平等,尊重人格。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灌输式说教方式,应通过人性的需求,理解自己工作的对象,采取换位思维、互相探讨、平等沟通,达到思想上相互信任,感情上相互理解,认识上共同提高。
        2、个性化原则。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由于性格、兴趣、知识、修养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或者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态度是必然的。在当今面临社会形态的多元化、群体多层次化、价值观念多重化,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深入实践多作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工作对象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态度,从人性的角度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办法疏导之,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实效性。
        3、通俗化原则。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作、生活、文化之中,即大众化和生活化。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而我们广大群众面对的是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问题。所以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大众的需求开展工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忌将向群众传授的思想理论高深化,造成“高山流水,曲高和寡”的局面。
        (二)注重心理疏导,就是让思想政治工作吹响激昂的号角,高擎前进旗帜,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发挥催人奋进的目的。
        1、先进性。先进性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核心的特性。它要求我们用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的思想,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人们的自我素质,正确的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成功与失败,利益与荣辱,个人与集体等关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的崇高的思想灵魂的工作。
        2、引导性。引导性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特性,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是通过宣传、教育、熏陶、示范等多种手段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它、运用它。在当今思想多元化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采用强制性的灌输、批评、检讨等生硬方式,我们倡导心理疏导,就是教育引导的最好方法,它就是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帮助人们消除思想困惑和思想障碍,疏导抵触逆反情绪,让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能够顺畅地渗入人们的心灵。、
        3、科学性。科学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性。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繁杂的思维现象。加强政研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符合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人的心理思想变化,人的精神的需求。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永葆活力的源泉,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才会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给人以持久的精神依托,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时代变革中,给人以更大的精神力量和更多的温暖。
        作者简介:漆风华 (1975.03-),女,汉族,湖南衡阳人,馆员,大专,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