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话是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笔者以为,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标志,是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更发面交流的需要,更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热切愿望的实现。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于当下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学前教育方面的普通话现状进行的研究,对其现状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普通话
引言: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作为我国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在我国各个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体现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和谐景象。为了让少数民族在未来的发展都能够贴合时代、在与各个民族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幼儿普通话的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在幼儿智力发展的启蒙期——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们更应该重视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给学生们提供标准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们从小就能够有正常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和本领。
一、当前门源回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观察,笔者发现当前当前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的普通话虽然也算熟练,但却明显存在着语音语调上的缺陷,为此,笔者对其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地域文化方面。
1.地域受限,学前教育教师很少走出本地去与真正拥有标准普通话的人交流。
2.本地文化源远流长,人们习惯用本地语言交流,其中语音语调难免会影响普通话的发音。
(二)经济政策方面。
1.教育设施缺乏,没有更加精准的普通话教学音频设备等。
2.教学资料相对匮乏,教师无法共享这些资源。
(三)学校方面。
1.普通话课程教学方式相对较差,课堂枯燥无味。
2.部分教师本身并不要求自己能够准确掌握普通话。
3.普通话氛围不浓厚,学校本地语言使用较多。
二、对门源回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的一切改革建议
大时代的趋势之下,各个民族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在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中更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不可以固步自封,一定要要求自己能够掌握优质普通话,为创设民族优秀少年而努力。
为此,笔者将针对当前门源回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及其原因,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给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方面
1.积极增加教育设备的投资,提高普通话教学设备的质量,引进标准普通话的音频等等。
2.可以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出资聘用外地拥有标准普通话读音的教师来校交流或任职。
3.增加普通话种类的读本、音乐资料等等,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普通话文化氛围。
4.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标准普通话讲课,在课间也积极用普通话交流。
5.积极组建交流团队,带领教师们每年去外省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普通话的运用技能。
6.积极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等等,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措施,在竞争获胜的荣誉感中督促教师们学习运用普通话。
7.组建普通话教学方法研究团队,研究更加有效的普通话教学方法。
(二)教师方面
1.端正自身心态,积极学习普通话,为学生们创设优质普通话教学环境。
2.耐心研读普通话教学资料,掌握坚实的普通话技能。
3.主动走出当地,到外省去学习普通话知识。
4.有创新普通话教学方法的意识,自发地为幼儿们能够更容易更高效地学习普通话而研究新的教学技能。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发达,以及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趋势的发展,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的交融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由于地域限制、经济水平制约、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让其在普通话教育方面仍然有着重大缺陷,这必然会影响日后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如果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们无法给幼儿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无疑是给幼儿未来的更长远的发展“添堵”。学前教育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无疑都肩负着不断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的艰巨任务。为此,笔者写下了以上的一些看法和意见,还请各位指摘。
参考资料:
[1]严岳峰,胡晓光. 普通话水平测试前两项失分因素分析及教学对策——以阜阳市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68-70.
[2]严岳峰. 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失分因素分析及教学对策——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1):54-57.
[3]刘腊梅,任仲田. 朗读教学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中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运用——以中职旅游专业学科教学为例[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