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偶然性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沈筱婷
[导读] 亚里士多德探讨偶然性是否是构成事物的根本原因
        摘要:亚里士多德探讨偶然性是否是构成事物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偶然性的特点,亚里士多德得出偶然性意味着意图的偏离,并且是不常发生的。偶然性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情况,因此偶然性是不确定的。所以偶然性不能作为事物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偶然性
一 偶然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的“偶然性”在英文译本中有多个对应的单词,分别是accident、chance和luck。这几个单词包含着运气或是意外的涵义。亚里士多德探讨偶然性能否成为事物的根本原因时,他肯定了偶然性可以作为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他详细描述偶然性的特点,首先,偶然性意味着事情并不总是或通常那样发生。亚里士多德将总是或通常发生的事情看作是必然的情况。在并非必然发生的事情中,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自发性,另一部分的原因则为偶然性。其次,偶然性作为原因和意图相关联。只有主体心中所想,由思考形成的才称为意图。偶然性必然发生在由思考形成意图的情况中,以此来区分自发性。基于上述前提,亚氏认为,在并不总是或通常发生的事物中,如果这类事情的发生是由于预先存有一个意图,并且偏离了原先的意图,那么它发生的原因就是偶然性。
二 其他看法以及反驳
        许多人并不承认存在偶然性。他们的理由有两点。第一,他们认为那些被看作是由于偶然性的原因而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另有原因的。第二,古代的哲学家从未用偶然性去解释生与灭的问题。因此,古代哲学家也是否认偶然性的。另一些人承认有偶然性,但是拒绝去分析它,只将它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现象。还有一些人持矛盾的看法。他们既认为所有的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确定原因的,又认为有一些事物是由于偶然性,另一些则不是。
亚氏能理解那些拒绝去谈论偶然性的人。虽然生活中能找到大量偶然性的情况,但正如那些人所说,偶然性是无法捉摸的。偶然性意味着不确定的原因。既然人们无法确定那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那么他们就会拒绝承认有偶然性或是拒绝去分析它们。亚氏认为偶然性仍然是可以分析的,不是任何原因都可以成为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它们之间是有远近关系的。他在后文中讨论了多种情况。
三 偶然性和意图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偶然性意味着不是必然发生的。并且必须预先有一个意图,最后偏离了意图,实现了意图之外的事,这才能被称为是由于偶然性。为什么偶然性必须得和意图相关联呢?因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来说,所有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按照它的本质属性,它的质料因或者是形式因而发生。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有意图的行为也可以被称为是有目的的。如果上述两种情况的目的都得到了实现,那么它就是必然的情况。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讨论并非必然的情况——偶然性或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举了一个例子来描述偶然性的情况:一个人去市场买东西,路上正好遇到欠他债款的人,于是他收回了钱。他在去市场前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意图,并且这个意图不是为了去要债。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亚氏设想的情况的前提是,行动的主体是会思考的。因为会思考才会有意图。其次,收回债款的情况,并不会总是在他去市场时发生。倘若他这次并没有要债的意图,但是他平时总是能在去市场的路上遇到欠他债款的人,那么也是不能被称为是偶然的。偶然性因此被称为是“违背常轨”的。
因为偶然性和意图相关,所以因为偶然性发生的事件可以用幸运和不幸来评价。因为在偶然收回债款的人的意图中,以为到市场是不会发生他原先目的之外的事的。他预期无事会发生,尽管这只是脑海中的预期,但人们也将它假想成他去了市场后会发生的一种真实情况。并将它和后来因为偶然性发生的情况相比较。这才有了幸运和不幸之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他定义的偶然性其实是现在人理解的运气。因此能理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要将偶然性和意图联系在一起。亚氏理解的幸运是和幸福一类的东西。幸福是和道德相关联的。而能做有道德价值事情的必定是有意图能力,或者说是思考能力的。

亚氏认为,这就将没有意图能力的无生命体、低端生物、小孩等排除在外。除非他们被人处理过,否则不能受到偶然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在此已经详细地说明了生活中哪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偶然性。
四 自发性
          亚里士多德对自发性的描述如下。首先,它也是属于并不总是如此发生的事物的一类。其次,自发性的事情也会被说成是为了某事,适用于有目的的范围内。这两点和偶然性相同。它的最核心定义是,因为外在的原因导致它没有发生实际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偶然性和自发性的区别在于:凡由于偶然的事物都可以说是由于自发,由于自发的事情不全都可以说是由于偶然。[ 《物理学》亚里士多德著 张竹明译  P58商务印书馆 1982年6月]并不总是发生的事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偶然性,也可能是因为自发性,二者容易混淆。因此需要详细辨别偶然性和自发性的关系。以下几种是可能被误以为是偶然性的情况。
        4.1偶然性和自发性最大的区别是,尽管它们都适用于有目的的一类事情。但是偶然性的发生主体需要先有一个意图,而自发性则相反。例如一匹马,它跑到这里,意外地救了自己。亚氏认为这是自发的。因为马是低等生物。它并没有思考能力,也不会先存有一个意图。但似乎有一些矛盾的是,亚氏认为狗是有意图的,它的狂叫是为了保护家宅。这部分理论似乎存在一个缺陷,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与一个明确的划分能思考的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的界限。
        4.2还有一种情况,尽管行为的主体是有思考能力的,并且一开始也有一个意图。但是它的意图所希望的那个目的并没有发生,只剩下中间的行为过程。亚里士多德将它看作是没有目的。例如一个人如果为了买菜而去了菜市场,去了之后没有买就回来了。他希望买菜这个意图并没有实现,也没有做别的事情,他来到菜场后是没有目的的。可以理解亚里士多德并不承认曾经短暂出现过的意图,如果行为过程中抛弃了最初的意图,那就被看作是无目的的。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发,不算是偶然。
4.3如果行为主体的意图和他所使用的手段完全没有关系,那么也不能说是因为偶然。它不能被归为任何一类中。比如洗澡和日光没有直接关系。人们不能说,因为没有日光的原因而无目的的洗了个澡。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事物关系的远近作的划分。在他看来,偶然性作为原因必定是和事件紧密相关的。
4.4 如果是自然产生的事物,亚里士多德根据原因的内在和外在来区分是自发还是偶然。比如一块石头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了人,但是石头掉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砸人。被砸到并不是由于这个人内在的原因,而是因为外在的因素,因此是自发的。
五 本质和属性的区别
如前所述,如果有些事物总是或者通常都是那样发生的,那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意味着它有确定的原因使得它总是如此。而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个确定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用建筑师的例子来解释这点。一个建筑师是房屋建成的原因,这是本质原因。同时,这个建筑师也可能是有教养的、白面的。但我们不能说有教养的、或白面的是这个房屋建成的原因。这两点只是房屋建成的偶然性因素。亚氏提示人们不要被字面上的含义迷惑了。当某事偶然地发生了,我们的确会认为它是因为偶然,似乎表明它发生的原因就是“偶然性”。但偶然性一定不会是事物发生的本质原因。因为由于偶然的情况会有很多。有教养的可以是一个偶然的原因。会吹笛也可能是一个偶然的原因。偶然的原因是不确定的。偶然性是事物的一个属性。作为一个属性,它有无数的可能。“有教养的”恰好在此是这位建筑师的一个属性。属性和本质是不同的。属性不能先于本质,不能作为事物产生的原因。所以房屋建成的原因,乃至推及世界产生的原因,都不能是因为偶然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