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李春光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应用型教学平台纷纷出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应用型教学平台纷纷出现,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所取代。该文就以《导游业务》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教学单元为例,从课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展示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期为高职旅游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提供教改思路和教学创新。
关键词:导游业务;信息化;教学设计
1课程分析
1.1课程背景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三学期,其前导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后续课程有《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导游业务》课程处于衔接地位,是把导游服务理论运用到导游工作中去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1.2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在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的通过率,本课程采用导游资格证考试培训教材作为规定教材,参考考试大纲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比如《导游业务》中准备模块、迎接服务模块、入店服务模块、讲解服务模块、餐饮服务模块、送站服务模块等。在讲解服务模块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导游讲解的原则,掌握各种导游讲解技巧,熟悉导游词的创作。并以哈尔滨任一景点为例,进行收集资料,专业导游词,模拟景点讲解等。
1.3学情分析
        本课程主要针对大二的学生,通过前两个学期,对《旅游学概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的学习,熟悉旅游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对导游词的创作也有所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而言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普遍具有知识面窄,基础知识查,理论学习困难的特点,但是学生对于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的兴趣,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4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从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确定了此次授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及要领;能力目标:能够对哈尔滨市任一景点进行实地导游讲解;素质目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导游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1.5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综合分析,明确了该教学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实地导游讲解的常用技法及要领,难点是景点导游词的创作和模拟景点讲解。
1.6教学方法
        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背景,借助手机微信,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学习任务,并收集学生查阅的资料和学生拍摄的视频,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手段来充实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教学设计
        以教学目标为依托,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教学单元进行信息化教学和组织:教师首先以项目的形式下发任务——选取哈尔滨市任一景点,运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创作景点导游词,以此进行讲解,并用手机拍摄微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

汇总各小组学生拍摄的微视频,并在导游实训室进行模拟导游讲解,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点评并传授实地导游讲解技巧,以此加深学生对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与要领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
3.1任务发布
        课前,教师教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微信群发布小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手机查看任务,各小组学生讨论并选取好景点。
3.2任务实施
3.2.1选取景点,收集资料,创作导游词
        小组学生通过讨论,选取哈尔滨市各大景点中选定一个景点,学生分工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完成景点导游词的创作。
3.2.2 上传讲解视频
        各组学生选出学生代表,熟悉各小组所创作的景点导游词,模拟讲解,并由同组其他同学用手机拍成微视频,上传到微信群中。
3.2.3模拟讲解
        各组学生对所有的微视频进行观看学习,取长补短,对自己创作的导游词进行修改,教师组织大家来到导游实训室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景点相关图片,由各小组学生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并拍摄讲解视频。
3.2.4行业专家点评
        教师邀请旅行社资深导游以行业专家的身份进行学生讲解的点评,指出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对好的方面进行鼓励予以肯定,提升学生对导游讲解技巧运用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自信。
3.3考核评价
        在评价方面,该教学任务形成了多元化、网络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总得分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分和专家评审4个方面组成,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取两者的平均分,最后由专家评审作为附加分,得出优胜小组,并颁发奖品,以此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3.4课后提升
        各小组学生在行业专家的指点下,重新思考实地导游讲解常用技法的运用,对已经修改过的导游词再次进行修改,并到各个景点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将游客的评价拍成小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作为成果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讲解热情,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4教学反思
        总之,《导游业务》教学设计要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超越时空局限,打破课内外隔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甜.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导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5(11):271.
[2]李海霞.高职旅游类课程导游业务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中山陵景点导游”任务为例[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75-77.
[3]赵亚琼.高职导游业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以“参观游览大召寺导游服务”任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3):255-258,272.

作者简介:李春光,女,汉族,副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