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昌邑市 261300
摘要: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动,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做出相应改动,而财务集中核算则是诸多企业的首选。但新模式有利有弊,为了确保实施效果,需要对其利弊进行分析。本文先是分析了建筑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此核算方式的劣势,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优势;劣勢
引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百姓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发生,均为建筑企业集团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各建筑企业集团也趁此机会不断拓展业务、壮大自身。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难度逐渐提升,各种财务问题开始由内部显现,再加之外部竞争的冲击,许多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问题愈加严重,甚至造成经营状况不佳,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此,建筑企业集团必须采取措施以改善现状,财务集中核算就是许多企业的首要选择。财务集中核算指的是把企业所有会计工作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的形式,这种形式改变了以往核算与监督混在一起的情况,虽然存在许多优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不利之处。所以,建筑企业集团若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稳步前进,就必须明晰财务集中核算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实现扬长避短。鉴于此,探讨建筑企业集团采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与弊至关重要。
一、建筑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
1.优化投资方向
同时投资多个项目工程,或是多个项目工程同时开工是建筑企业集团的业务特征,而且一般来说,每个项目工程所需资金的数额都比较大。在资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筑企业集团在投资项目工程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一旦投资方向有误,出现投资过于分散或是重复投资等情况,轻则减少企业所得利益,重则影响企业健康发展。而财务集中核算的采用则能很好地避免出现投资失误情况的出现,乃至达到优化投资方向的目的。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差、可信度低也是影响建筑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若是会计信息质量不达标,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后果。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的原因就有信息更新不及时、记录不准确或会计人员腐败等。但是在采用财务集中核算的模式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有效改善。这是因为,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以往财务核算分散的情况被彻底解决,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财务核算中的参与性降低,干涉力度下降,也就有效避免了他们或是利用职务之便,或是受人指使而在核算过程中做手脚,最终保证了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
3.增强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工程的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施工周期长就意味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变数的可能性增大,而大量的资金投入又不允许出现太多计划之外的情况,否则便会为建筑企业集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高水平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资金利用率。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能很好的应对。而在采用财务集中核算后,建筑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这是因为,准确的会计信息是制定预算计划的基石,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下属单位或其他部门没有结算权,仅需要将有关收支凭证上报即可,因而有效避免了财务数据被更改或遗漏等情况的出现,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建筑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的劣势
1.割裂管理与核算的关联性
毕竟好的管理带来好的效益,而财务核算则是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管理工作做得好,财务核算也更容易推进。由此可见,管理与核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将之视作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只有将其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企业良性发展。但在采用财务集中核算后,管理与核算之间的关联性就被割裂了[2]。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就无法从财务角度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建议,而管理人员只能通过财务人员获取核算结果,对核算内容所知有限,从而无法根据具体财务信息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案、执行管理计划。
2.监督力度有待增强
财务工作作为企业所有工作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其进行监督势在必行,而且监督需要强而有力、行之有效。若是监督力度不足,或监督工作存在漏洞,那么就会给工作不踏实或者不怀好意之人以可乘之机,从而做出不利于企业的事情。由此可见,有效的监督十分重要。而在采用财务集中核算后,监督力度则呈现有待增强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新的核算模式下,核算人员对收到的财务凭证只能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控,一是凭证上是否相关领导人签字,二是是否符合开票标准,若是二者皆有,那么即使是单位人员套用资金,或者开具不应有的票据,核算人员也无从发现。这种把控方式降低了监督力度。
三、完善财务集中核算的措施
1.推进管理型核算模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财务人员所担负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记账、核算功能,而是应该参与企业决策的制定工作。将财务管理工作集中于核算中心后,核算中心若仅作为记账机构存在,那么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将大受限制,对企业管理来说也是一项损失,毕竟预算计划的执行与反馈才是其工作重点。为此,需要转变会计职能,促进核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关乎建筑企业集团工作人员效率的高低,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则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在采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以后,核算人员的工作量显著增大,复杂性增强,因此,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引进必要的信息化系统,比如电子台账系统,同时加大在促进核算工作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创新出更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以保证核算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推进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确保工作准确性[3]。如此一来,单位人员就可以通过系统将财务信息报送核算中心,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核算结果,这样既简化了工作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实现了信息共享,增加了单位人员与核算中心的交流沟通,最终达到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集团采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有利有弊,虽然达到了优化投资方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及决策科学性的效果,却也存在割裂管理与核算的关联性、监督力度不足等隐患。为此,可以通过推进管理型核算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措施完善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促进其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周晓霞.探究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J].财会学习,2019(16).
[2]王玲.论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J].经贸实践,2018(6).
[3]高世界.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简析[J].价值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