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担。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以"爱"作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关怀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班主任作为“指挥”,要使班级成为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先进集体,要使“演奏者”——学生,拥有勤奋好学的学风、文明守纪的礼仪、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而贯穿这曲交响乐的主旋律,就是让师生之间充满爱。
1 关怀学生
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是爱,是关怀,教师应该用关心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去启迪、诱导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他们的朋友,使工作得心应手。记得作为新教师教一年级时,发现一名组长每天都催着一个乖巧的女孩交作业,作业却每天都完成不了。通过走访、调查:这名女孩子从小父母离异,和年迈的外婆生活,因每天无人交谈,导致语言能力较弱。其父将其带回家,却因祖父性格暴躁,性格更加内向。了解到此种情况,我课后经常与她聊天,并让同学们与她交朋友,使她逐步开朗起来;学习用具没了,帮她买;并经常给她“开小灶”,渐渐地,她会来找我了,把我当知心朋友,什么事都跟我说,同学们关心她,她也懂得用关心回报同学了,她的心灵里已经萌发出爱的小芽。看到她的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
2 宽容学生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班主任,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和亲近,除了关心他们之外,还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陈旧的观念。居高临下,动不动就批评、教育学生,学生反而不买你的帐。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认识到,只有做到倾听加宽容,才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自己放下了架子,也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亲近我,信任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个学期的一天早晨,刚进办公室,学习委员就告诉我:“老师,昨天吴荣源没扫地就回家了,我听同学说,他往龙门广场走去,八成去玩了。今天早上又没交业。”当时我非常生气,但仍压住心头的怒火:这个班里最聪明的男孩,前两天刚当选为值日生,作业一向按时完成,怎么会这样?下课后,只见他两眼通红地走进了办公室:“老师,我昨天急着去看妹妹,因为妹妹发高烧。我今天补扫可以吗?作业是因为早上走得急,忘在家里了,下午交给您。”我一听,原来如此,对他说:“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给你一次机会,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感到老师的宽容,他做事更认真了,对同学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竞当起了调节员,班里形成了一股相互谦让的风气。理解和宽容学生,就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对老师教育的认同。
3 欣赏学生
悬挂在403班门口的名言:“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时刻提醒我要懂得欣赏学生。赞美是欣赏的自然流露,是老师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所以,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时,我适时地赞美,学生感受到了老师言语中的赞美之意,得到老师的认可,就会不自觉地朝着老师期望中的方向不停迈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
我班有一女孩子,各门功课很差,不完成作业,书写也特别糟糕,我经常抱怨:“你的字写得太潦草了。”“”你的速度怎么这么慢,上课又不专心。”“又贪玩了,怎么还不补作业?”她仍然没有一点改变。一天,我发现她那么晚了,还在帮同学扫地,第二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同学们都为她鼓起掌来。从这以后,我经常去发现她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表扬他,现在这位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慢慢地,她将是一个各方面很优秀的孩子。老师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在自己的带动下,学生们嘴边经常挂着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别人的缺点,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4 学会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因此,教师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而应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
结合生活实际、时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让学生“知恩”,如“母亲节”到来之际,我给学生讲母亲怀孕的辛苦,讲母亲生产过程的艰难,使学生感受父母养育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自己长大所要付出的心血。接着让学生学会“报恩”,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该做些什么?学生有的用给父母洗脚,有的用自己稚嫩的双手为家人做饭,有的为父母送上关爱的话语……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会使学生更加懂得“爱”的真谛。如;去年11月份,六年级的优秀学生经医生检查确定为骨癌。听到这个消息,老师们自发地为这位身陷绝境,却依然自信、自强的小女孩捐款。我班的学生在班会时,不待我说,他们纷纷说:“陈思媛姐姐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把她从死神手中抢回来。”他们有的拿着父母的关心,有的拿着自己的零花钱,有100元的、有20元的、有一大堆硬币的……再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学生从各种渠道得知灾区情况,并在班会、队活课上交流,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同时,也自发地利用短信、银行等各种形式进行捐助。其中有一位林可莘同学,她虽家中困难,但她及她的父母仍从生活费中挤出100元捐给灾区。现在,很多学生都能够用做好事不求回报,接受了帮助得牢记于心,并表示衷心感谢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5 结束语
班级是学生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教学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多关心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让这由细腻、理智、持久的爱而汇成的交响曲不停回荡,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