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质勘查总院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并具有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是全球矿产资源大国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地质普查工作以来,已发现了200多种矿产,并且分布广泛。尽管如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矿产勘查和采矿业面临巨大困难,为此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字:矿产资源;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困境
一、我国的地质条件
我国是由很多板块体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每个板块都有各自的演化历史。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内外营力相互作 用下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既有纵横交错的山脉,也有面积辽阔的高原,有巨大的盆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坡度和缓的丘陵。其中,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 12%,丘陵约占10%。在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还发育了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 黄土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
二、我国的成矿作用
燕山期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形成大面积北侏罗•白垩纪陆相火山岩覆盖的区域,以及各种大小侵入岩多旋回的侵入活动。与此同时,形成了相关的矿床,其中包括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银、锌矿床。此外,早白垩纪造山型金矿广泛分布在扬子克拉通东部与华北克拉通隆起的核杂岩中。一些中生代矿床成因很特殊,赋矿围岩为前寒武纪的高级变质岩,但成矿年代为中生代。喜马拉雅山碰撞造山作用形成和或再造的主要的陆壳缝合带与碰撞后的岩浆作用和成矿有关。一些早于印度碰撞前的矿床,以及与后碰撞有关的矿床,与印度俯冲到喜马拉雅下引起的岩浆作用有关。对这个带的矿产勘查很早就进行了,新的发现不断出现。沿着这个碰撞带产生有超大型Zn-Pb矿床,最著名的石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矿石产于迅速沉降的第三纪沉积盆地中得硅质碎屑沉积岩中,这也指示有可能发现其他金属矿床。
我国的地质演化历史非常复杂,包括具有各自的地质环境,并被断裂带穿切的各种地壳板块的聚合,以及造山后盆地的发展。很多拼合的块体具有其自身复杂的演化史和相关的矿床。此外岩浆岩分布广分,其出露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9%。岩浆活动从太古宙至新生代共经历了10个阶段。作为岩浆作用的一个结果,我国的金属成矿作用既丰富有多样。
在我国每年都有极具潜力的新矿床北发现。近来的勘察工作显示,在中国西部存在多个新的重要成矿带。其中包括天山东部的斑岩型铜矿带。其他重要发现包括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金成矿带,其他重要的发现如:西藏冈底斯的斑岩Cu•Au矿带,中甸普朗斑岩铜矿带,云南西部产于沉积岩中的铜•银•铅•锌成矿带很产于火山岩中红土型铜矿带。在金属成矿带中大量的勘查工作需要运用更多先进技术。我国西部特提斯成矿域和阿尔泰地区提供了勘察和寻找VMS型、Sedex、MVT、以及斑岩型•前程低温热型矿床的有力靶区。在两个造山带之间大部分复理石带还没有进行矿产勘察工作,因而是发现大型造山型矿床的潜在地区。事实上,超大型的金矿就位于中国天山边界地区。悠久的和丰富的地质历史对矿床勘察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各种矿床类型都被发现了,然而,其中一些重要的矿床类型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如后碰撞斑岩型矿床和金顶式铅•锌矿)。
三、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陷入的困境
首先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人均少,保障程度低。我们铜、铝只有世界人均储量水平的六分之一和九分之一。铜、铅、锌等矿产现有储量的动态保障程度只有十几年。铝土矿保障程度不足20年,铁矿保障程度仅30年。资源储量不足严重威胁我国矿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产能消失速度过快,后备资源不足,国内资源增长缓慢,客观要求我们增加海外资源开发利用的比例。现探明储量大部分已被动用,可持续增产的后备基地严重不足。东部大量矿产陆续开始进入资源枯竭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铜矿后备可以开发的储量只有250万吨。如果没有新的勘查突破,国家资源安全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第三,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三多”“两少”“一难”。即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富矿少、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开发利用难。我们国家铜矿迄今发现的是900个矿产地,大型矿床占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多达到88.4%,致使我国329个已开采的铜矿区累计铜产量只有50多万吨。我国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成本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四个困境是资源浪费严重。煤矿基本上是采一丢二,由于我国煤矿小矿山所占比例较大,乱采滥挖,资源综合回收率只有10%—15%,全国平均综合回收率仅30%,与美国煤炭坑采回收率58%的平均水平差距甚远。铝土矿采一丢一,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个体和小型铝土矿山回采率仅为20%—35%,保守估计近十年最少浪费了2500万吨铝土矿资源。资源量费已经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软肋。
第五个困境是全球矿产资源和矿产品市场的垄断格局已经形成,“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资源举步维艰。世界前八家跨国矿业公司拥有全球矿业资本市场75%份额,控制着世界大部分的铁矿和铝土矿资源。全球排名前五到十位的跨国公司,占有全球铁、铜、铝、锌50%以上的储量和产量。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三个国家铁矿石占世界产量的60%,占世界贸易量的90%。智利、秘鲁、印尼占世界铜产量52%,贸易量90%。我国境外重要矿产资源高度集中,一旦出现问题,涉及经济安全的资源安全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第六个困境是资源运输能力不足,运输通道缺乏安全的保障。我国矿产品进口总量70%的石油、50%的铁矿,20%的铜、50%到60%的氧化铝和90%的铬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和南中国海输入中国,稍有风吹草动,我国的石油等重要矿产品进口就会受到影响,经济发展本身也会遇到问题。运输能力也面临同样问题,2020年我们矿产品进口总量是5亿吨,大部分都走海运。
第七个困境是生态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本应该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爆发出来,目前仍然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从资源消费的角度来分析,预计202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到4600万吨—4700万吨,是目前环境承载力的2.5倍。2000—2020年20年间二氧化硫可能要排放7.5亿吨,除了每年自然净化2000万吨以外,将有3.5亿吨的二氧化硫难以实现自然净化。环境问题令人堪忧!
结束语
矿产资源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既密不可分又存在诸多挑战与问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毫无疑问,我国矿业勘探的机遇是惊人的。这里的地质情况很好,很多大型矿床有待发现。然而,我国矿产勘察和采矿产业至少和世界水平有差距,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猛。法律系统对产业的管理和控制还不够完善。这种产业现状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格格不入。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改变的急迫,相信不久一定会有所改善。当情况改变后,拥有优良资源以及可靠合作伙伴的公司将会取得巨大的收获,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163.
[2]马毅. 现代资源勘查工程新技术应用及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