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因素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王蓉
[导读] 现如今,学校对于教师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要】现如今,学校对于教师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仍然不是十分理想,这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内容是通过文献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探寻出的影响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因素。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该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策略的提出,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海民族地区 高中教师 通话水平 客观因素

        引言
        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也越来越发达,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但是,由于各地语言不同,沟通交流反而成了一大问题。因此,各地方不得不重视普通话的普及。可是,调查发现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不是十分理想。教师是学生的领航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全班乃至全校学生。若是教师一直用方言授课,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不到提升,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探究了影响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因素,意在解决教师普通化水平低的问题。
一、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在青海民族地区的学校中,教师的数量不多,而且据抽查发现该地区学校教师多数为年龄较大的教师,并且他们大多数不会讲普通话,总体上这些教师普通话水平较低,只有少数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了要求。而且跟随他们进入课堂,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几乎全部使用方言教学,即便有些教师表现出普通话教学的倾向,但是普通话也不标准。
二、影响青海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因素
        那么究竟是哪些客观因素影响了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经过我的查阅总结,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因素:
        1.地区客观因素
(1)文化因素
        据调查本地区教师多数为本地区人,他们从小生长在这里。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文化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习惯了讲方言,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乡,更是表现出“本味”。而且一些教师认为学生都是本地人,对于他们来说方言教学学生更容易听懂。并且教师在家里与家人交流时也不会用到普通话,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方言交流,这是很难改变的。
(2)经济因素
        青海地处高原,其气候类型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缺氧、辐射强。而且青海的经济并不发达,这些因素使得不少年轻教师望而却步。学校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就不能好好的带动本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升。而且很多学校没有拿出足够的经费,对教师开展普通话水平提升的相关培训。

对于社会方面,由于该地区经济的不发达,青海地区发展的人并不多,正是没有这些外来人群,导致这里的人们很难拥有与人沟通、讲普通话的好机会。
        2. 职业客观因素
        不同学科对于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也不一样,语文学科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因此,据调查发现,语文学科的教师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也会更高一些,分析其原因,因为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文学素养,而且一些语文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必须讲普通话,否则很难帮助学生达词通意。但是对于数理化这些理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他们课堂使用普通话教学情况远不如文科教师。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高中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大家交流的时间和次数较少,即便有偶尔的交流也都是讲方言。
3.学校管理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管理方面都缺少实践,一般情况下都是口头进行要求,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规定以及定期的检测与考察。这种普通话的推广是流于形式的,而且在学校中很难发现普通话推广的标识、标记,学校也没有为教师提供普通话学习的专属训练室。
    4.教育部门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教育部门很少对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方面做出相应的措施。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的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每年会积极组织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评比活动,但却少了普通话评比活动这一内容。从而让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到普通的重要性。
三、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基于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对于提高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教师自身应该加强普通话的使用;其次,对于学校应该努力为教师营造普通话学习的氛围;最后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普通话的关注,开展普通话评比活动,并进行定时定期的考试考查。
        结束语
        教师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毕竟学生在学校中只能接触到教师与同学。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是非常的标准,那么想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将是十分困难的。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影响青海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一些客观因素,希望能够为提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供一点帮助,促进青海民族地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促进其综合发展,减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周锦国,陶学伟,袁艳伟.藏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状况研究调查报告[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8(1):79-152.
        [2]邹渊,刘冬梅.影响重庆市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客观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