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王佳
[导读] 摘要:机械基础是我国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对于机械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对于机械专业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摘要:机械基础是我国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对于机械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对于机械专业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使相应的教学活动开展更加科学、合理,激发学生们咋机械基础课程方面的更多兴趣,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解。确保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可靠性,,增加学生们在机械基础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储备量。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策略
        1 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落后
        我国中职院校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的影响,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基础课程在教学时也存在这个问题。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接收情况,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理解也并不了解,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只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考核,却没有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影响了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教学目标,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识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一个章节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仍然分辨不出哪些才是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最有用的知识点,更不明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哪些知识点是可以真正用得到的。比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各种机械机构及其工作原理,所以学习过程中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3学生对专业基础学习缺乏兴趣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在学习中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较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而这些恰恰是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的,大多数中职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有消极态度。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很难见到学生活跃的学习气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相反,看到更多的是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兴趣的丧失。
        2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如果师生关系和谐,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能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能够有效提高知识传递和接收的效率,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机械基础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想办法拉近师生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以此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语言的应用和教学技巧的应用进行改进,要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可以有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許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如果这时我们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就会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观、生动、形象地演示,会使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1)利用模型教学增强直观性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极少,有些学生连螺钉都未曾接触过,所以对教师只借助黑板来讲解知识点是难以接受的,会对学习内容中出现的一些运动形式和工作原理理解不透。所以对新的章节的学习,应以模型导入较好。如齿轮、轴、凸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蜗杆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等,首先通过形象逼真的模型演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感性认识就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课程相关内容可以更直观地进行后期教学。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生动性
        专业基础课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听得时间长了会有困倦感,并且很多学习内容只靠理论讲解是不容易讲清楚的,若是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动画演示,能有效帮助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加学习的生动性,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液压传动”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可以利用Flash动画演示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液压回路中液压油的通断、换向阀的换向以及各种液压泵的吸油、压油过程,这样就更直观地演示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该课程中难以讲授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学起来。在进行“其他常用机构”章节内容中“间歇机构”部分的知识学习时,对“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过程讲解中,教师很难用语言去讲清楚其中的知识点,如果观看Flash动画,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两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的一个动画演示效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2.3注重师资力量的壮大
        中等职业学校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加以思考,通过与社会上企业之间的积极合作、教师薪资待遇的提升、人才招聘机制的完善等,逐渐壮大自身的师资力量,使得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中能够得到可靠的质量保障,为这方面的改革目标实现提供更多支持。同时,通过对师资力量壮大方面的考虑,也能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对其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方面的有效改革。
        2.4其它方面的改革措施
        在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水平的过程中,应需要考虑这些措施的科学使用:(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大纲要求等,合理安排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内容及计划,并对这方面的改革工作落实效果进行评估,促使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得以加快;(2)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相应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满足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增强其改革效果。
        3 结语
        综合上文内容能够得知,我国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机械基础教学工作作为机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和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是却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不利于中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的方法,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采用分层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式,借助合理的教学情境,有效辅助机械基础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郭中万.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9):110.
        [2]朱正坤.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13.
        [3]康艳.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01):208-209.
        [4]梅荣娣.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260-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