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地基是房屋建设施工项目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这就需要在房屋建设施工中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和可靠性。因此,在地基处理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对地基进行有效的改善。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施工;分析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保障房屋建筑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其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视,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保障建筑施工工作合理开展。但是在当前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1简述房屋建筑地基概述
地基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其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能强、承载力低、透水性差、固结时间长等特征。将这种土层结构作为房屋建筑的地基结构,很容易增加房屋建筑基础结构的不稳定性,使上层建筑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增大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以维护房屋建筑安全。
2简述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特征
2.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地貌具有极大的区别,且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种类,因为地区不一样,所以气候环境也不一样,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滑坡灾害、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
2.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低透水性
软土地基本身的含水量就比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蓄水性,也就使得软土地基的土层结构不稳定,透水性能比较差。
2.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困难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平整土地,相反,地基处理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处理的困难性也随之增加。此外,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施工区域位于建筑下方,因而可能会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保证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视,保障后续工作合理开展。
2.4地基问题的严重性
要想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必须确保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一旦地基处理存在问题,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3房屋建设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法
3.1地基预压技术
房屋地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周边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的重视,结合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来开展后续工作,保障施工后的地基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和建筑应用要求。当前,地基预压技术主要包含两种预压方法,一种是堆载施压方法,通过在地基上放置一定数量的重物,使得地基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压缩自身的水分和空气,继而变得紧实,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等问题的概率,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另一种是真空施压方法,通过减少土壤中的空隙数量来规避建筑后期出现的沉降问题。
3.2强夯处理技术
在很多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都不理想。例如很多地区的土层中存在较多的水分,而水分会导致地基土层的土质十分松软,不利于地基的施工处理。而对于这种土质条件则需要通过强夯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强夯处理技术可以在一些土质较软的地方进行地基施工,将地基中的水分有效排出。具体方法:在地基施工时,使用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重锤强夯,通过机械设备的强大冲击力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并使整个地基的密实程度增加,让土质的结实程度提高。同时,地基土质较软也会造成地基以及建筑物出现沉降等问题,而通过强夯处理也可以有效地解决,使地基更为坚固。
3.3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松软地基,是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来增大地基承载力的。具体施工流程为: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勘查测量,确定桩体位置,之后结合测量数据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实施打桩作业,完成预应力管桩的埋设,并加强桩体间距设置的合理性,以改进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周边环境实行全面了解,确保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功效的发挥,且在施工周围设置明确的指示标志,减少危险的发生。
3.4喷注浆桩施工技术
喷注浆桩施工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操作便捷,有利于提升地基的防水性和堵水性,施工成本比较低,可多次应用到具体施工过程之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施工单位需要先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来确定操作深度,不允许发生过于浅或是过于深的情况,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即可在土体中置入选定的喷嘴式注浆管,待达到相关标准后,就可开展注浆工作,这一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注浆的速度,严格依据快慢结合的原则,最终,土体和浆液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桩体,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房屋建筑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3.5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工艺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硅化加固法,通过与氯化钙和硅酸钠化学反应制备的凝胶状凝结物,能够让土壤颗粒粘合在一起,并且改善了软土壤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第二、人工合成材料加固加筋法,向土壤地基添加足够数量的人造合成材料,使其能够充分融入土壤层,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触变和变形等情况的出现而给软土地基所带来的风险。假设软土地基层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断裂或者是沉降问题,应该通过有效的处理方式,减少沉降面积,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第四、灌浆法,通过电化学以及电压的愿里,在软土地基的土层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和土质素,这样有利于使得淤泥质粉土和粘性土之间更加的牢固。
3.5换填处理技术
对于建筑地基的处理,若选择换填处理技术,应注意以下内容:由于软土地基的荷载承受能力有限,若没有选择恰当手段加以处理,在建筑正式使用时往往极易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借助换填处理技术来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内容为:开挖施工现场已有的地基土体,选用具有较大强度和较强抗腐蚀性的材料,来开展回填处理工作,之后再开展压实工作,确保回填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满足相关标准。
3.6DDC灰土挤密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桩孔强夯来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螺旋钻机设备予以充分的运用,利用桩孔分层的形式将灰土材料打入,并逐渐分层进行夯实,最终形成较为坚固的桩体。然后需要对桩体进行反复的夯实捶打,增加桩体的直径大小,最后和地基部分形成整体性的地基桩结构。将地基设计为复合性桩基础结构,主要的目的是在湿性较高的黄土地基当中保证打孔结构,消除黄土土质的不足,减少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进一步地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通过DDC灰土挤密技术进行地基施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地基承载力,通常是普通地基承载能力的2~7倍之间,地基的深度可以增加5~40cm之间,因此值得在地基施工当中积极推广使用。
结束语
建筑施工质量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相关建筑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特别是地基处理施工的重视,结合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开展调整工作,使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降低不必要因素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推动后续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建造高水平的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段志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6):38-39.
[2]牛洪泉.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62.
[3]方佑政.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6):32-33.
[4]孙冲.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67.
[5]郑锦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8(04):66-67.
作者简介:徐坊立(1992年6月4日),性别:男,籍贯:杭州萧山,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