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堂实录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 朱玲玲
[导读] 导入: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一、导入: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在他之后,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名篇《爱莲说》,其作者周敦颐也是其中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在儒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爱莲说》,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预习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我能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3、我能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由一位同学读)
        三、读题目提问
        1、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爱莲说》,能理解吗?
生1:“爱”是喜爱。生2:“莲”是莲花。
师:“说”字呢?
生:谈谈
2、师: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针对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题目可以理解了,你会理解吗?谈谈对莲喜爱的道理。
就是作者喜爱莲花,作者借莲花要抒发什么道理和感受呢?
3、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作者并归纳: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
        三、听读学习课文
        师:听范读注意正音正字,下面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留心生字词读对没有,有没有哪些词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拿起笔来,做个记号。
生 1:“陶后鲜有闻”的“鲜”,该读第三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三声?生1:是“少”的意思。
师:你说对了。今天还有没有成语保留这个意思的?生1:鲜为人知。
生 2:那个词是不是读不蔓(wàn)不枝?
师:课文这个地方还是读 màn,你说的wàn 用在口语当中,比如说花蔓、藤蔓,都读 wàn 。好,我们把它读一读标在书上。
师: “濯”字的音zhuo二声
这个字是怎么构成的?左边三点水,右边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字,下面是一个什么字呀?“隹”字!你们知道这个字怎么理解吗?
师:没错!“濯”字是个会意字,它的意思就是“鸟在水中洗浴”。现在记住“濯”字怎么写了吧?理解了字音、字形、字义,我们现在再来读一遍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四、疏通文意
        1、老师先考察同学们的字词理解情况,其他同学在大屏幕写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者感觉与自己理解不符的词义。
2、爱莲说翻译:点名把翻译认为难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3、找几名同学上台疏通文意,其他的同学纠正。
五、感知内容
1、同学们想一想:哪一句话是直接描写莲花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2、这些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莲什么样的品格?用表格形式同学们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爱莲说》第二课时
        一、播放视频深入时代背景
        二、出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对莲形象的品读,领悟莲的精神内涵。
2、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三:重点研读
师:1、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进行正衬和反衬,从中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请同学们找到文章中出现的读字。提问找三个同学谈一谈
生:孤独
生:和其他人追求不同
师:一个“独”字,表现出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正所谓万人皆醉我独醒。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生:就我喜欢莲花,别人很少喜爱。
生:与我是君子的人很少。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多。
 二、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和衬托
师:本文通过写莲来抒发自己对君子之义的敬仰之情,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情感志向寄托在某一物品上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什么?
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以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以隐逸者、富贵者衬托君子。注意对比是鲜明的黑白好坏,非此即彼。衬托有主次,红花还需绿叶陪。
三、探究《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点
        主题看,《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的清白节操,《陋室铭》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节操和高洁傲岸的情趣。
②从立意看,《爱莲说》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表达安贫乐道和高洁傲岸。
③从表达方式看,《爱莲说》对“莲”进行的是人格化描写;《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④从文体看,《爱莲说》是“说”,《陋室铭》是“铭”。
结语:让我们的生命化作那朵莲花,让莲花洁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都能成为一个翩翩君子吧!
四、拓展通书了解周敦颐的理学思想
《通书》共41章,主要的是讲所谓的“人极”-中正仁义而主诚,“是”圣人之本:,也是姓名之源。
由于《通书》行文相当精简,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条是:“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34]在此,周敦颐将善、恶分别划分为刚、柔两个类型。“刚”的“善”指的是正直、决断之类品格,“刚”的“恶”指的是凶猛、强暴之类品性;“柔”的“善”指的是慈善、柔顺等品格,“柔的”的“恶”指的是懦弱、阴邪等品性。在当时的人类认知条件下,周敦颐对人之善恶的划分是相当清晰且有一定深度的。同学们可以看看百家讲坛讲解的《通书》,相信你会更加仰慕这位理学鼻祖。
五、作业仿写
仿写《爱莲说》,以“爱______说”为题,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托之志。
爱梅说
                                   任俊颖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独爱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梅之凌寒独自开,雪中暗香来。中通外直,一枝独秀,香远益清,傲立霜雪,可远观而不可 玩焉,予谓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梅,花之正直者也。咦,莲之爱,周后有所闻,梅之爱,同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