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赵靓
[导读]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多媒体设备、计算机、互联网资源为主要的工具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多媒体设备、计算机、互联网资源为主要的工具,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中学生物教学的不足,并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在中学生物课堂上应用,旨在促进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生物教学;不足之处
        生物这门学科,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不仅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实验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不重视生物实验,也没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只是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考试必考知识点的掌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功利性强,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如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有趣的生物实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未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生物学科的知识点过于零碎和繁杂,但是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彼此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理解不同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进行讲解,使得知识点较为零散。而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重点也是在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上,考试的试卷上也缺乏关于生物学科系统知识点的内容,使得学生也无法系统的对生物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零碎的知识点,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产生混淆,影响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二)教师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之处,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知识点的产生原理,同时,生物实验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下,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记忆和背诵生物知识点,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成绩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的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学科中的很多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无法理解,而且知识点较多,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极高的技艺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推导过程和发现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由于设备、环境等因素导致无法在课堂上采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展示出实验的细节步骤、实验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观察到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并掌握各种不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在《细菌》的教学中,对于抽象的细菌形态和特点学生无法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细菌的形态图片和结构示意图,就能够让学生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细菌的结构特点,教师还可以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影片,能够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还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生物这门学科的知识点较为繁杂,不容易记忆,而且非常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这是体系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学习中,对于学生而言,这两种概念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先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为关键词,然后将两者的概念、分裂的细胞周期、分裂期间的特点和变化等进行区分,让学生了解两者有哪些不同和共通性。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完善了学生的生物知识结构,使得知识更加的条理化。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激发求知欲,带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感官享受。如在《人类遗传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地中海贫血症、精神分裂症、哮喘等遗传病的视频和图片,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我国关于遗传病的纪录片段如《科学世界·遗传基因》、《生命之光》的部分片段,利用这些图文并茂的视频和图片,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了解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并且知道了遗传病的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了解如何预防遗传病,提高学生对遗传病相关内容的记忆效果。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够脱离教材内容,独立存在,而是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这种借助于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育方式能够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生物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降低学习生物概念的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清献.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9):87-88.
[2]牟金秀.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打造高效生物教学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