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成因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杨建涛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利工程的渠道滑坡灾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甘肃省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局  甘肃省  73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利工程的渠道滑坡灾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旦发生渠道滑坡,不但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性,而且也会对工程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堤坝防渗加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最后对渠道滑坡的防治措施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排水导渗法
        引言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质灾害的发生因素一方面是人类无规则活动,另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针对滑坡灾害进行勘查并提出防治方法,有利于与我们预防更多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及人民群众的安全有着正向作用。
        1堤坝防渗加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关水利的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和认可。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渗透而遭到破坏,因为水流会侵蚀堤坝,时间久了很有可能出现堤坝塌陷的情况。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尤为重要,会给水利工程的运行带来直接性的影响,给水利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安全带来隐患。若施工时渗漏遭到破坏,就要及时的修理,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本着前面堵,中间截,后面排的方法,合理的对堤身和堤基的防渗加固使用防护措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
        引发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发生滑坡的原因非常多,不同原因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渠道土壤条件比较差,在施工时,渠道建设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在水流冲刷、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滑坡。比如:渠道施工中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多变,施工条件不够理想,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此种地形地貌土层的稳定性比较差,承载力比较低,投入使用后,经常发生因重力的因素造成雨季发生滑坡现象。2)除地质影响因素之外,一旦灌区渠道的地质条件因为外力而发生改变,就导致渠道土质结构的基本性能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土层结构的稳定性,一旦受到较大了外部应力,就会导致渠道发生滑坡。随着地表水渗入量的不断增加,滑带土的强度也会随之降低,从而降低渠道的使用性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是引发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这些地质灾害都是不可控因素,一旦发生,就必然会对渠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降低滑带土的实际抗滑能力,在外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就会引发滑坡。3)施工方法应用不合理,也是引发渠道滑坡的主要原因,比如:施工过程中,为尽快完成施工任务,追赶施工进度,经常会采用爆破的方法来提升渠道施工效率。但有的地质条件并不适合采用爆破法,否则会对周围的土质结构造成破坏,在爆破振动波的影响下,原来坚固的土质结构,可能会变得更加松动,在暴雨季节,雨水渗漏就会引发严重的滑坡问题。此外,在进行水利工程滑动力提升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够恰当,就会导致滑动力过高,进而引发渠道滑坡问题。4)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融合新材料和旧材料,在二者的衔接处存在较大缝隙,从而导致结合处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3渠道滑坡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3.1排水导渗
        排除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防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1)地表排水。主要从滑坡体以外和滑坡体以内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一般在滑坡体裂缝线5m以外的地方。因地制宜修筑截水沟,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二是滑坡体以内的排水。主要防止下渗和引出的方法;首先是对滑坡体内裂缝进行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再次下渗。

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截(排)水沟,将地表水进行汇总。最后排出滑坡体外。例如:III号、VII号、VIII号。2)地下导渗。地下排水方式主要是导渗,常用截水盲沟的方式来防止滑坡体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对滑坡体外的排水方法一般用导渗沟“Y”形或干砌石护坡、排水管(沟)或水泥沙勾缝沟等。例如:V号、VIII号、IX号。
        3.2高压喷射防渗墙的优化
        在水利工程上,堤坝防渗措施中最常见的就是高压喷射。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冲击技术原理,高压射流灌输水泥浆是主要的施工方式,使灌地层内的浆液和颗粒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使用高压喷射这种技术时,要提前钻孔,让灌浆的液体全部流入到缝隙中,还要加强混凝土墙的塑性,密度大才能有效的起到防渗作用,在浆液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完全硬化,岩基密度大大的增加,堤坝加固提高了防渗性能。
        3.3工程防护措施
        滑坡灾害发生的根本内因是水质的变化,所以确认及控制地表水的水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控制地表水的水量有两种方案:第一,排除地下水。其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依据周围边坡的地质结构以及水文条件再确定合适的手段,如支撑盲沟、竖井抽水等。第二,从多维度上防止地表水流入滑坡区。为了彻底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可以在边坡区修剪多条截水沟。若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为了降低灾害的破坏力度,可采用物理学中的体力强度原理。其具体方法可通过利用护墙、挡上墙等稳固滑坡脚基,并利用钢筋混凝土桩支撑滑坡体。除此以外,建立防滑建筑物也是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滑坡灾害的出现是由于失稳的斜坡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移动的状况,所以应有效地修建支档结构装置。修建支档结构装置最佳的位置可以是较为陡峭的斜坡坡脚,增添了斜坡的重量,可以确保滑体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地稳定下来。改善工程滑动带附近的土层性质同样有助于防护滑坡灾害的发生,改善斜坡的土质可以采取焙烧法或者爆破灌浆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焙烧法。
        4注意事项
        水利工程建设中滑坡是比较重大的险情之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项目在正式启动时,并不能够很好地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及标准进行,这就导致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并不是一气呵成,从而给水利工程质量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滑坡则是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一旦滑坡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注重该项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时进行处理。二是在渗水比较严重的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要尽量避免施工作业人员对滑坡进行踩踏,以免出现重大事故。此时,要减少人员对其产生影响,不能造成大面积的踩踏。三是在出现滑坡时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因为在进行灌浆过程中也需要对浆液进行把控,视实际滑坡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灌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及防治,分析结果表明,引发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在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防治时,必须充分结合滑坡的形成原因,选择与之相适的防治方法,才能提升水利工程灌区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魏杰,胡海燕.探讨胡家组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原因与治理措施[J],陕西水利2018(04):185-186.
        [2]王慧敏.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成因和防治[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22(06):123.
        [3]牛学军.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04):18-19.
        [4]辛亚莉.治理渠道滑坡的方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6(01):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