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张璐
[导读] 随着我国珠宝市场的日臻完善并逐步走向国际化,珠宝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我国珠宝市场的日臻完善并逐步走向国际化,珠宝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为了适应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满足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办了宝石类专业,为了正确引导各高校开办该专业,我国教育部于90年代中期增设了目录外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然而综观我国现行的珠宝专业教育模式下的珠宝类人才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珠宝市场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宝石与材料工艺学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从技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入手,探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功能定位、专业属性、学科构成、知识结构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宝石与材料工艺学;课程体系;建设
一、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课程是由具有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课程与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相对划分的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走向出发,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处理内容之间和课程之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使课程内部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的诸要素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平衡,以充分发挥内容与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我校专业人才培养遵循“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构建包括“综合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的三段式培养体系。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就是根据这三段式培养体系构成。
二、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的简单介绍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是一个集地质、冶金、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加工、美学和工艺美术设计、人文艺术于一体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宝石与材料工艺相关的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创新,这使得我国对于宝石与材料工艺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为此,我国教育部批准了这一新专业,以此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宝石及材料工艺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领域或部门进行鉴定、质量评价、分级、定价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人才。在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中进行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具体多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应对和处理宝石与材料工艺方面的问题。在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中,学生能够学到的能力有:
(一)计算机灵活运用能力
        珠宝领域中包括宝石的鉴定、宝石定价、宝石设计等等工作,这些工作会涉及到计算机方面知识的运用,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从事珠宝方面的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宝石鉴定能力
        通过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的学习,学生需要具备宝石鉴定能力,以便学生进入宝石与材料工艺领域或部门中能够完成宝石鉴定这项工作。为此,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中宝石鉴定能力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美术设计能力
        宝石与材料工艺领域或部门中宝石设计或首饰设计这项工作。为了促使学生未来能够胜任宝石及材料工艺领域或部门中的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教授过程中需要进行美术设计基本原理及方法这部分知识的教授,以此来培养学生美术设计能力。
(四)宝石加工能力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教学中宝石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这能够使学生具有宝石加工能力,为以后能够灵活的、顺利的进行宝石加工奠定基础。
(五)商务管理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宝石与材料工艺领域或部门中更好工作和发展自己,除了对学生进行宝石及材料工艺知识教授之外,还要教授一些商贸管理知识,了解珠宝商贸或珠宝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为更好的经营珠宝创造条件。


(六)扎实的外语基础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今天,在从事宝石相关的工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接触一些其他国家的人员,在开展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设置外语基础课程,以便学生扎实的掌握外语基础知识,为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总体来说,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宝石及材料工艺领域或部门所需的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宝石及材料工艺领域发展。
三、课程体系设置
        (一)基础课体系设置
        基础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三大类。这三类基础课主要以掌握扎实的数理化基础、优秀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计算机基础为原则,选择学校统一公共基础课中较大学时的学科,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设置了地质学概论、晶体学原理(根据本校专业特征,将结晶学与固体物理合并而成,突出材料专业特点,为后期的宝石优化处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光学、宝石学、美术设计原理、现代材料测试技术等课程。
(二)专业课体系设置
        专业课设置主要以宝石专业的技术层次为原则,主要反映学科类型和本校办学特点。本专业将宝石鉴定、宝石优化处理、珠宝商贸经济(尤其是翡翠的商贸、评估)、珠宝首饰设计作为办学方向,主要设置了宝石仪器与宝石鉴定、宝石优化处理、珠宝首饰加工与制作工艺学、珠宝首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翡翠学、珠宝首饰评估、珠宝市场营销学等课程。
(三)选修课体系设置
        选修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开阔思路,发展个性,使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统一。专业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补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的不足,系里为学生开辟了宝石学方向、材料学方向、人文科学方向等多类选修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在理论深度和发展广度上,全面反映各学科方向研究的基础、背景、内容、方法、焦点和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构建起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个性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开设了材料加工工艺学、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工艺学、经济学基础、商品学概论、新型材料进展等40门、共93个学分的选修课。
四、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建立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教材体系。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要注重专业课教材的选用和评估,选择适合新教学环境和本专业要求的教材。应该对每个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系统评估,使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涵盖面广,不出现重复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另外,除了书本形式的文字教材外,还可以发展非书籍形式的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编写新型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活动的方式,从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有组织地开展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参与、发现、探究的主动地位,从而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效果。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水平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的最好途径。要加强实践课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理论课程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
五、结语
        总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为社会培养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祖恩东,赵旭刚,业冬,唐雪莲,叶未,张代明.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
[2]施光海,何明跃.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商贸实习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