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多元化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李安妮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后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得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就要做法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要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兴趣点、知识契合点来采取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所处关键,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有限。对此,盲目的教学时不可取的,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对此,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入手,找寻多元化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过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的传递十分被动。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学生与知识间也缺少有效的互动。课堂是死板的、是机械化的。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以多元化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向别人去推荐一件事,不如让一个人自己爱上一件事。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将自身的经历转移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对此,教师要适当地丰富教学手段,以更有趣促更高效。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式。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教师便可以先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春节的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们踊跃回答,有的会说春节会穿新衣服、会吃饺子、会贴春联,还会收到压岁钱等。可以发现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学生们的脸上是洋溢着笑容的,因为“春节”二字既让学生感到熟悉、感到温暖,又让学生感到有趣。对此,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自己的春节趣事,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有趣的春节活动,将整体的课堂氛围带动起来。叶圣陶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而兴趣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样一段课堂导入,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在导入课程便会事半功倍了。
二、整合课前、课上、课后教学,优化教学整体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所处关键,它既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结,也是日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对此,更要把握好教学的整体性,从多方面角度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此,教师要结合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与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完成教学的体系化,完成知识的体系化,让教学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例如,在进行《藏戏》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们留下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藏戏?”“藏戏又有什么特点?”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翻阅书籍或者上网查询的方式找到答案。当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采用不同的课前预习方式。比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前进行微课教学,制作相关的视频课件。在课件的内容中,除了本节课的知识外,还是适当剪辑一些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视频影像,借助这些红色影像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不易,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前预习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先行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并在同时找到关键问题,好提高课上教学的效率。而到了课上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有针对性地攻克这些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更具效率。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孔子著名的教育理论“因材施教”放在当下仍是值得学习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所要面对非常多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上必然会呈现出差异性。若是只采用单独的一种方法,未免照顾不全面,其结果就是基础差的学生被拉的越来越远,最终出现厌学、掉队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法。
        例如,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教师可将作业内容设定为必答题与选答题,其中必答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而选答题则是在基础知识上的延伸。通过不同难度的题型来照顾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以达到更广的适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好比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先尝试撰写一小段,或是专门学习开头结尾的写法,或是积累名人名言好做引用。而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并让学生多去观察生活,把握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好让作文写出来不空洞,有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多元化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前、课上、课后教学,优化教学整体性以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等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更有趣、更适合促进更高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梅. 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J].
[2] 梁守燕. 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农村教育, No.268(6):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