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谁是老大
只见珍猛地一拍桌子,把两只眼睛一瞪,睁成铜铃样圆和大,转过身对着吵嚷得最厉害的方向,发出能穿透墙壁的嘶吼:“别吵啦!”刹那间,教室里清净了。接着她喊“起立”,然后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问好,接着开始课堂学习。每天如此。
这是几年前,我接的一个五年级新班。那个班很乱,开学第一天,因为劝阻两个火拼的男孩,我收到了“见面礼”——狠狠地一踹。那是一个问题班,简直是“群魔乱舞”。每次上课铃响后,当老师走上讲台时,根本没有人理会。你不会想到,能够掌控全局的是一位叫珍的女生。一位外表柔弱,身材不高,有着典型江南女性特点的女生。
课后,班级事务的管理也照样离不了珍。她是班级的绝对权威,没她就办不成事。好在她对待老师还尊敬,也不仗势欺人,并未因自己在班内无可匹敌的影响力而自傲。
深思:三输窘境
刚开始几周,我还在焦头烂额之余稍感欣慰,至少有个孩子能帮着管理管理。后来我了解到同学们暗地里叫珍“母老虎”“男人婆”,又在她面前噤若寒蝉。忽然惊醒:这种状态,是对三方都非常糟糕的存在。
对珍来说,过度的权力和责任让她变成了“母老虎”和“男人婆”。对同学们来说,他们只耍横,不认理。对老师们来说,执行力差,各个都成了“太上皇”。
无疑的,这个班集体陷入了一个糟糕的漩涡,因为不讲理,只能以粗暴的方式来管理,又因为粗暴的管理加剧了孩子的野蛮。其中的牺牲品,既是同学们,也是珍,还有老师们。
变革:不破不立
在经过几周的深思熟虑和郑重谋划后,我决定彻底打破原来的一个班长几个班委的班级管理框架,用全新的规则收拾人心,重新上路。为此,我实打实地开展了两项活动:
一、制定班级公约
考虑到孩子们不讲理,是因为他们对于规范没有达成共识。他们不愿意接受他人对他的限制,但是如果这份规则的制定,有他亲自的参与的话,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而且,规则的制定,宜细致,宜简单,针对性要强,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力所能及地做到,也应该方便每个孩子监管。为了改造班级风气,我也要从最简单的行为开始约法,脚踏实地地克难攻坚。比如:铃声响进教室、上课不说话、值日不逃避等。这些约定成为班规后,我们也明确了惩罚措施,然后我和每一个孩子都在上面签下名字,许下遵守规则的诺言。
班级公约分两类:一种是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的长时公约,一种是为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的临时公约。
垃圾分类临时公约 行规长时公约 值日卫生临时公约
二、施行班长轮流
为了让班规成为真正的公约,对所有人都有相同的约束力,所有人都享有班规带来的秩序福利。也为了让孩子们切身体会班规的权利和义务,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班级管理,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频繁的角色对调中,令思考换位,进而领悟班规,融入班规,达到班规在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我将值日与管理结合,把一天的活动从进校到离校都整合到一起,以期增加体验和教育的效果。
这两项活动的执行,是有显著效果的。虽然在开始的几周,管理过程中频繁地发生纠纷。但是,因为有公约做后盾,孩子们很容易会达成共识。纷乱的几周过后,班级趋于稳定,到学期结束那段时间,很多老师向我反馈班级的风气有极大改善。
值日班长分工表 值日记录表 班长轮流序列表
优化:更上层楼
尝到甜头后,第二个学期,我信心满满地仍依着这两项制度开展班级管理。不曾想,几周后出现了新情况。虽然孩子们在行规上比第一学期进步明显,却出现较多反复,好像拔河比赛进入了拉锯战环节。一方面,孩子的管理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孩子被管理时,也失掉了进取心,孩子们对班级管理变得冷漠麻木、被动消极,抱着“点到为止”的态度。在和孩子们进行了多次的谈话交流后,我渐渐意识到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缺乏激励。缺了激励的班级管理,就像一条腿走路,无法行稳致远。
三、运行班级积分
于是,我再次召集孩子,了解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奖励措施。同时考虑到以精神激励为主,进行习惯的内化养成。我借鉴“人民币”的形式,设计了班级积分币,把孩子们的优秀习惯量化,并以“积分兑换”和“积分消费”形式,形成了一套类似人民币的市场流通机制。而“积分消费”项目,采用了“免作业”“换位置”等孩子喜好的项目,给他们的自律涂上主动、积极的色彩。
施行几周后,孩子们热情高涨,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一时间,班级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活泼、严谨气象。
.png)
积分收获记录表 积分消费记录表 班内积分管理细则
圆满:春华秋实
班级公约,让行规的“要你做到”变成了“我得做到”。班长轮流,让“人人为我”变成了“我为人人”。班级积分,让“不得不做到”变成为“我好想做到”。三种全新的班级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让人人享受到平等和民主,让人人都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班级的小主人。班级里孩子间的关系,也因此而更加和谐,各种争执、纠纷大大减少。孩子们的相处,变得更加真诚、友善,班集体变得更有凝聚力。
最终,两年的实践让班级化茧成蝶成功蜕变。孩子们对集体充满自信,家长和任课老师们也对此予以真诚的赞美。此后几年间,我先后获得了街道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等荣誉。虽然都是小奖,但一想到它们是在低起点上成功逆袭的见证,难免欣慰、自豪。作为一个男老师,我是学校的“救火队长”,常常接手问题班级。至今,用这独创的“三件套”,我已经成功改造过数个班级。今后,我将继续在实践中总结、调整、提升“三件套”的管理成效,让她惠及更多的孩子。
.png)
先进教师 先进班主任 先进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