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叁目堂园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来,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城市面貌,城市园林建设开始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提升。但很多园林工程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记忆”。本文主要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记忆入手,认识何为城市公园记忆,又何为失忆的城市公园,并探讨恢复城市公园记忆的重要性以及结合案例来分析恢复城市公园记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建设类似园林项目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字:城市园林建设 城市记忆 城市公园记忆 恢复记忆 具体措施
一、引言
“城市记忆”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录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1】。城市记忆根据载体不同,划分成城市时代记忆和城市场地记忆。它使得城市这一物理空间变成了兼具时间、文化、空间的综合性的具有环境意义的场所,同时,城市记忆也在时刻向外表达着它的内在意义。使得世代的人类文明传承和情感寄托有了依托的载体。
二、城市公园记忆概述
城市公园记忆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表达部分,是集时代记忆与环境记忆于一体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记忆是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记忆点,也是寻找城市记忆的重要突破点。
三、何为“失忆的城市公园”?
这里的“失忆”指城市景观环境因时代变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而导致对于载体、文化符号等产生的变化或更替。
天津是一座具有600余年历史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典型缩影。1860年鸦片战争之后,英、法、美等九国列强纷纷入侵,沿海河两岸划地为国、圈定租界。现在的中心公园正位于原法租界霞飞路,名为法国公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公园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了几次大的环境调整,法国公园在时代记忆的长河中,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模样。在市民的记忆中,现状的中心公园也早已失去了记忆中的法国公园的韵味。
四、城市公园“记忆恢复”的重要性
从时代层面讲,对城市公园进行“记忆恢复”有利于促进社会对于过去城市形象的的认知和重构,有助于挖掘城市记忆,理清历史脉络,有效的打造城市“文化名片”【2】。从精神层面讲,有利于唤醒城市的历史记忆,有利于寻找城市公园在时代发展的时间轴上积累沉淀的重要记忆点【3】。从环境层面讲,对城市公园进行“记忆恢复”有助于重拾历史遗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提升,使其在保留原有韵味的同时,更贴合现代社会发展。综上,记忆恢复对于天津市中心公园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以及发展意义。
五、记忆恢复与景观提升的具体措施
1、时代研读——寻找记忆点
我们可以把中心公园的重要记忆点梳理出来,并根据这些记忆点找到可重点参考的恢复元素,为后续工作创造文化基础和灵感来源。具体内容如下表:
.png)
2、现场调研——了解现状条件
中心公园记忆恢复工程的调研工作主要分为居民记忆、居民活动、周边环境形象、现存基地特征等几个主要方面。利用网络数据收集、现场采访、现场测量以及现场记录等方法对中心公园现状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中心公园周边环境的记忆主要体现在建筑方面。整个园区外围由花园路环绕,沿路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皆系历史名人故居,是天津“小洋楼”建筑的集中区域。
3、开放思维——注入新理念
经过对时代记忆以及基地调研的深入挖掘,我们发现,法式园林是中心公园记忆恢复的重要思想表达,它是中心记忆点。中心公园的主题“印象•法兰西——探寻记忆中的法国公园”,正印证了这所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已经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同时,它更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脚步。
但是,我们在恢复城市公园记忆的过程中,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承和复原,更重要的还有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利用中心公园记忆恢复工程中的现状设施条件、文化氛围以及规划定位,将海绵城市、廉政文化等新理念融入进去。
4、深度剖析——融合理论与实际
城市公园记忆恢复不仅做到文化认知上的恢复,还要做到景观“模拟再现”。利用前期搜集的大量历史资料以及调研资料,在确定恢复工程的总体理念之后,基于现状条件进行合理设计是记忆恢复工程的重要参与环节之一。
(1)前期方案反复推敲
①记忆空间营造。通过方案推敲,逐步演化,中心公园的记忆恢复方案首先将园区景观结构划分为“一心一环”,将功能结构划分为游览区和休闲区。改变了原有道路形式,为了更加适应周边道路交通、增强轴线序列以及增加游园空间,设计方案在原路线空间基础上增加了轴线概念,重新梳理路线方向,使其与周边交通环境完美融合。
②记忆建筑重塑。经多方论证,中心公园的灵魂记忆点就是园区中心的八角双柱石亭。这座亭子经历了时代的冲刷,是园魂所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多次与专家论证,这座亭子按照原貌进行重新设计,整体长度为9.1米,高9米,并保留原有七级台阶,细节上采用中式的宝鼎、青瓦以及法式的双柱、柱帽等,尽最大可能将亭子恢复到原来的容貌。
③记忆场地建设。中心公园参考建园成型期设置的分区理念,场地节点以法式元素为依托,同时加入具有强烈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场地节点中既有法式绿篱迷宫、法式廊架等,又有蕴含中式深意的休闲区域,在场地中还加入展现历史记忆的景观小品元素。
④记忆植物保护。中心公园记忆恢复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现状树,园内的两棵龙爪枣和一颗皂荚已被列为古树名木,设计中也考虑对其进行保护设计。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将部分主环路上的植物进行园内移栽。最后再根据分区情况、节点分布等元素增加局部植物设计,使场地寓意更加有内涵。
(2)记忆恢复三维可视化
中心公园记忆恢复方案利用三维制图技术、大数据演算、3D打印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的三维模型演化,这对于把握尺度、控制风格、优化布局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方案展示过程中,也能起到直观引导、高度还原的效果。
(3)多方论证,实时优化
城市公园的记忆恢复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应做到政府部门、设计公司、专家组多次讨论论证,以确保记忆恢复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保证方案落地效果。在此期间,记忆恢复方案也应做到不断的根据论证结果进行实时优化设计。
5、落实设计——把控整体与细节
中心公园在记忆恢复的最终冲刺阶段,实现了决策方、设计方、施工方的无缝衔接,三方都积极深入现场,参与现场沟通,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使得方案信息传达更加准确,景观落地效果更加贴合设计。
六、结语
城市公园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公园记忆承载了城市的时代记忆,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记忆。因此给城市公园恢复记忆也就是给城市和人们恢复记忆,在当今倡导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这无疑是一项促进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城市记忆/10548544?fr=aladdin
【2】冯骥才: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
【3】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