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美术艺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吴涛
[导读] 艺术与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剥离
        摘要:艺术与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剥离。为了提高美术艺术生学习质量,就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审美想象力。本文主要是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并且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希望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日后具备更好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文学审美想象力;教学方法;培养策略
        文学审美想象力主要是人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审美方式对作品进行重新审视,这也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形成独有的审美感受、联想能力等。针对高中美术艺术生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想象力,并且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学生对美术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1.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想象力作为艺术创作的来源,如果缺乏想象力,那么再优秀的艺术家,也难以创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个优秀的作品,能够体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并且使他人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在高中阶段开展美术教学,对于艺术生来说,他们既然选择艺术道路,就需要有效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高中美术艺术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文学审美想象力,这项能力是保证他们日后从事该行业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关系着学生日后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因此可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从审美角度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中吸引人的部分,同时也会对读者审美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诗人、作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如果选择现代题材,就会将一些想象内容加入其中,对现实题材进行处理。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主题时更加的准确,同时也能提高作品可读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作者所设定的情节和人物等开展想象。“一个人眼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不仅是人们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称赞,同时也是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独到感受。学生想要具备文学审美想象力,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良好文学审美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敏锐的感受到艺术内容,最终达到事半功倍效果[1]。
2.培养高中美术艺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的主要方法
2.1采用意象联想法
        意象联想法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对提高和培养审美想象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生在经过专业训练之后,会对外在事物具备敏锐观察能力,他们头脑中有着丰富的物象,但是却缺少剖析物象的能力。经过长时间阅读积累,学生能够对意象进行积累,并且将头脑中的物象转变成意象[2]。联想主要指的是关于事物的印象逐渐反映到另一个事物当中来。想象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在想象过程中需要人们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根据文学作品描述,可以想象出对应意境,并且根据绘画要求,学生需要重新塑造一个形象,再将其列入到想象的行列之中。在制造想象过程中,应当将意象作为载体,将联想作为方法。在这时可以从意象入手,在积累大量的意象基础之后,学生能够根据情感语、境等,把握文章的内容,体现出文章的意境。在心理学中提到联想遵循的规律有许多,对高中美术艺术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感受作品中的意境。教师可以采用类似率、接近率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最终再次进行想象。具体方式之一就是采用仿写的方法。仿写作为思维训练一种常见模式,需要在一定情况下给予学生完整素材,让学生先会品读文章的内容,随后进行创造。在仿写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感知能力、创造能力、阅读能力等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写。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汉语对改写内容进行丰富,使得个人生命体验得到激发,并且培养自身文学审美想象力,对人物形象进行重塑[3]。
2.2创新文学作品表现形式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选择美术专业是因为他们对美术有着热爱,他们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将形象化方式加入到课堂中,打破原有枯燥的内容。比如李商隐的作品《锦瑟》,因为其长期难以被他人理解,所以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此诗所描绘的内容,学生利用美术形式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观赏。同时还可以利用美术形式重新改编文学作品,比如将其改编成课本剧等形式,包括《孔雀东南飞》、《鸿门宴》等等,这些都给予学生大量的表演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美术与文学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的空间智能与语言智能得到发展,并且将文学审美想象力与美术审美想象力更好的融合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高中美术艺术生文学审美想象能力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得到均衡发展,并且将自身的美术天赋与审美想象力更好的融合起来,以此才能在日后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李乐生.浅析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150-151.
[2]解文健.试论高中美术艺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4):189-190.
[3]贾惠. 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