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孟垂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传统文化来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大关至关重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传统文化来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大关至关重要。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要发挥出美术学科的特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过往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强调学生的美术能力,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美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美术作品由来已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见证者。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利用好美术的这一身份,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展开。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知识和文化知识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传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她所包含的底蕴都值得当代年轻人不断地学习。那么,在文化传承的形式上,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更要在当今社会上做好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通过美术作品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来教育儿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养成正确的品格。此外,针对小学美术的教材内容,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那么教师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不要流于表面,要精心准备课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古代建筑艺术》这节课时,教材中以故宫、佛宫寺释迦塔、白族民居、小雁塔等古代建筑为例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结构。那么通过这些或壮观、或朴素的古代建筑,能够让学生发现中国建筑的美。它不仅仅流于表面,还体现在了建筑背后的传统文化上。而这些文化也在通过建筑的架构、用色等方面散发着魅力。教师以此来挖掘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爱上这些中国元素,并从建筑的美中体会文化的美,以此来弘扬中华文化。
二、通过欣赏名画来了解中国历史
        在美术教学中,名画赏析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幅名画可以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种文化的缩影。而正确的赏析则是观察者透过画作看到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便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们进行名画赏析。但是我们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名画赏析教学中,我们认为要在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丰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名画赏析的同时带领学生们走进名画的创作背景,在历史的烟雨朦胧中,在历史璀璨浩瀚中感受名画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丽。


        例如,在教学《画扇面》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的扇面内容向学生展示。比如唐代的扇面有何特点?宋代的扇面有什么特点?到了明清时期扇面的内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扇面的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历史的变化,古代人的思想在得到解放,他的日常生活在发生革新,而这些都将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并通过一些有绘画能力的人将其表达于扇面上。此外,在赏析这些扇面画时,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有关的扇面画小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历史,通过历史了解画作,通过画作再去了解传统文化,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做好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
三、利用诗歌来促进学生欣赏品味的提升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画作和诗歌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很多作者喜欢在自己的画作上提上一两句诗句,以此来衬托画作的意境。那么在进行画作赏析时,也要同时结合诗词内容,通过对诗词和画作的双重鉴赏来感受画作的意境与背后流露的传统文化。对此,在小学美术的日常教学中,我们认为教师也要有计划地进行诗歌赏析,通过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并以此对画作进行更有效地赏析。
        例如,同样在教学《画扇面》这节课时,从扇面画的内容来看,很多扇面画习惯在扇子的一面作画,另一面写上诗词。那么这个时候的赏析则不能只停留在对画作的赏析上,还要把握诗词的意境和内涵,将诗词和画作看成一个整体。同时我们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来看,诗词所代表的优美文字更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基本载体,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把握好诗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先对画作进行观赏,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去阅读诗词,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词当中,重新感受画作的意境。并在这种意境的熏陶下,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做好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教师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欣赏名画来了解中国历史以及利用诗歌来促进学生欣赏品味的提升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特性、传统文化的特性以及小学生的特性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好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与弘扬者。
参考文献:
[1] 周月红.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0):160-160.
[2] 章芳芝. 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