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梅本军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梅本军 张海洋 唐香坦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
        山东京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建筑行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久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使建筑工程的使用期限得到延长。究其原因,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决定着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好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尝试使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使得土木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范围内,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技术探究
        引言
        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1土木工程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是土木工程的一部分,其都是围绕建筑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过程包括材料、设备或者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维护报验技术等方面开展的活动。土木工程包含各项工程技术,其范围较广,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在施工中应该对水或者砂石等比例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加入适量的胶凝材料在对其进行搅拌后开始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
        2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
        温度、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自缩这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对于温度来讲,如果外界的温度突然下降,就会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痕、裂缝、变形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温度下降的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慢慢地下降,使混凝土的内外产生了温差,从而对混凝土造成了破坏,一旦混凝土被破坏,就会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材料的配比来讲,制作混凝土的粗集料主要包括矿渣、碎石等。在选择粗集料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材料是否干净、干燥,并且没有和其他杂质混合在一起,其次要合理、有效的选择材料供应商,并且要确保材料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还要对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进行科学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对于混凝土自缩来讲,一般情况下,会以硅灰为混凝土结构想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紧缩混凝土结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造成混凝土断裂的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质量还受湿度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紧缩程度,而且还影响了工程质量。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但技术流程较为复杂。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前,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比如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从各个层面入手,实施管控,以此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混凝土进行搅拌阶段,需要依据工程需求,合理设置搅拌时间,并强化搅拌时间的管控。实时监控混凝土材料搅拌阶段的流动情况,保障搅拌均匀,在搅拌结束后,需要立即将混凝土卸下。
        3.2材料及配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自身的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外,其成分的配置同样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如果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建筑设计的标准,或配制的工艺存在问题等,便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此外,如果在进行混凝土配制时,工艺中存在一定问题,或没有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只是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经验来进行配制,便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和建筑工程不匹配,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3钢筋模板技术要点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钢筋模板作业决定着混凝土结构质量。因此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模块质量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使模板表面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建筑结构保持干净和清洁。施工区域的不同决定了温度的不同,建筑结构的差异性使得模板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混凝土模板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勘测,例如:水文情况和土壤情况。另外,还需要对模板支护工作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模板更好的应用于施工操作中;在搭接模板钢筋时还需要对搭接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才能提高搭接的质量,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拆模的时间予以重视,时刻关注拆模的时间,以保障拆模的时间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混凝土达到拆模的要求,这对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3.4浇筑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需要加大力度的重视浇筑作业,确保浇筑作业要连续进行,绝不可以在施工中途出现停止,最大限度地使混凝土的性能保持一致。如果在浇筑施工中出现了中断停止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凝结而无法和之前的混凝土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检查和测试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就要立刻通知相应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钢筋偏移和密实度不达标等问题,就要要求施工人员重新进行浇筑工作,这样就能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满足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与此同时,振捣在浇筑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规范对各个环节进行操作,确保振捣环节要均匀的操作,绝不可以和模板、钢筋发生触碰,进行保证了浇筑作业的质量。另外,在对混凝土浇筑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若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比较大,就要选择在黑天进行浇筑工作,主要是因为白天的温度差距比较大,混凝土极易出现胀缩现象。
        3.5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护方式有三种:浸水养护;覆盖养护;围水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适合现场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加强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结构技术的了解,使施工技术更加合理化,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2]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4]郑绍勇.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7):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