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8211986043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在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起到了直接作用,那么,在今后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中,想要更好地做好土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合理安排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预防和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土木工程建筑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技术探究
引言
现阶段,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这种结构发挥的优势较为凸显。如:易于施工、操作较为简单等优势。如果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天气、人为等因素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在提出相关定义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了详细的介绍,以将这些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到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中。
1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将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材料。而且跟其他材料进行配合研究出新的结构。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特点一般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最近几年混凝土逐渐在工程施工中开始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变得更成熟了。操作方法也越来越简单,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二混凝土原材料价格也比较低,材料主要是也容易获取,材料的使用性能也比较高,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广。三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与耐久力也比较高,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还有延长建筑的寿命。四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说,混凝土有比较好的使用性能,而且能够做到抗震抗风防火,等作用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2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
温度、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自缩这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对于温度来讲,如果外界的温度突然下降,就会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痕、裂缝、变形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温度下降的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慢慢地下降,使混凝土的内外产生了温差,从而对混凝土造成了破坏,一旦混凝土被破坏,就会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材料的配比来讲,制作混凝土的粗集料主要包括矿渣、碎石等。在选择粗集料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材料是否干净、干燥,并且没有和其他杂质混合在一起,其次要合理、有效的选择材料供应商,并且要确保材料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还要对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进行科学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对于混凝土自缩来讲,一般情况下,会以硅灰为混凝土结构想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紧缩混凝土结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造成混凝土断裂的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质量还受湿度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紧缩程度,而且还影响了工程质量。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混凝土材料选购标准
为了保障居民安全,就需要对施工过程做严格要求。针对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来说,需要严格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选择,由于原材料过于广泛,浇筑出来的成品质量各不相同,想要实现施工的高质量,必须要严格的制定采购的标准,相关采购人员需严格执行,以保证质量。
3.2配比技术
一般我们在配比混凝土的时候,首先一定认真检测混凝土不同材料其所具有的质量,确保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而且要先进行当场的试验,在有理论的支撑后,确保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及外添加剂,加强了其的配制的效果,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从今以后的土木工程建筑的应用水平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为了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离析可能性,有必要控制混合时间,为提高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有效的屏障,避免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不稳定应用。
3.3混凝土的运输
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想要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主要配置移动泵和托泵,按照实际的预约时间送达现场指定的区域。但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凝结速度较快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准备好备用零件,以免出现运行异常时维修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凝结。除此之外,管道使用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清理,确保下次管道能够正常使用。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运输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掌握,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而做好相应的措施;第二,尽量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以免出现其塌损现象;第三,确保运输泵的质量,加固连接处位置,有效地防止浆体漏出来;第四,及时清理混凝土的运输泵,千万不要遗留残渣。
3.4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浇筑作业进行重视。主要是因为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特征,施工过程不应该发生停止或者中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性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如果施工中发生中断的现象,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以减少由于重复的浇筑而发生混凝土结构不能接合的后果。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予以重视,在加强其质量检测后开展质检工作。其质检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对钢筋偏移或者密实度不达标的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对其进行返工后以保障施工质量的要求,还能够减少由于工期延长给企业带来的较大损失。同时,振捣工作应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以对各项操作进行实施,在对振捣操作的均匀性进行明确后,能够减少插入过深或者钢筋、模板等发生的触碰现象,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混凝土的浇筑方式进行分析,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夜间进行浇筑和操作,这样才能减少由于温差过大而发生的混凝土胀缩现象。
3.5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护方式有三种:浸水养护;覆盖养护;围水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会直接影响着着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还有水平,造成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成效。比较普通的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基本没法确保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容易引起施工的裂缝,所以,需用正确的施工方法,避开混凝土缝隙的发生,提高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支持,可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在这些建筑结构中埋下一些隐患。因此,在今后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水平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其应用过程,使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稳定高效。应用现状,减少结构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99.
[2]李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3-34.
[3]李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9(09):110-111.
[4]廖文有.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