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陈召阳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其技术性与综合性也得到了提高。
        身份证号:13112519910817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其技术性与综合性也得到了提高。近年来,对于房屋建筑而言,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一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旦发生地震,其破坏不容小觑,而一些地震多发区域则更需要进行抗震设计。而在房屋结构的设计上加强抗震设计,进一步降低地震情况下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能为建筑的安全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作为人们的安栖之所,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了住户的生命安全,因此一直以来房屋建设工程都将安全与质量放在第一位。近些年,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人们也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要求,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自然而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然灾害本身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以若想降低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只能以预防为主,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加强抗震性能无疑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而事实证明在其中结合抗震设计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一、地基与基础的设计
        在房建工程中,地基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结构,直接决定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对其抗震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做好地基基础设计规划是必要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定程度,才能保证建筑本身具有足够的承受力。可以把地基基础实施统一化设计,确保地基的整体部分统一性,以便于整体性地处理和增强,并保证各结构力的协调性,提高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在设计地基与基础过程中,地基的填埋深度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设计,避免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振幅过大而导致建筑体倾倒坍塌的现象,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夯实地基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确保地基的整体密实性和强度。在房屋结构设计上,还需要考虑房屋结构和地基结构的有效衔接,利用构造柱来确保衔接稳固性保证房屋建筑本身与地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结构上的紧密性,可以保证建筑更加稳固。
        二、房屋结构的高度与宽度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房屋本身的高度与宽度和所遭受的破坏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在地震环境下,房屋可能会出现倾斜倒塌的问题,而建筑本身越高,越容易倾斜,越宽则越不容易倾斜,若建筑本身宽度减少,那么地震对于建筑带来的振幅效果便会增强,使建筑遭受更为严重的影响。所以若想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则需要对建筑高度与宽度的比进行把控,在房屋结构设计上,结合抗震设计技术,以区域地质环境与建筑类型为基准,调整好建筑的设计高度和宽度,才能进一步缓解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带来的危害,提高建筑安全性。
        三、房屋结构体系设计
        在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过程中,针对平面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守相关的标准,这也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重点环节。平面结构的设计最好要简化,较为复杂的结构可能会对房屋结构本身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优化房屋平面结构的设计,则需要将结构体系分布均匀化作为重点,尽量减少建筑结构体系出现的偏差。偏差主要有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对于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房屋结构体系的设计上,需要保证设计的均匀性,同时规避结构体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房屋结构在地震环境下产生二次破坏。


        四、建筑抗震墙的设计
        墙体是建筑主要的结构,也是抗震设计的主要设计目标。在设计墙体方面,必须根据建筑本体的刚度来确立墙体的设计面数,而且还需要分析承重墙的位置和强度,设计好墙体的横纵面,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达到预期要求。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设计好墙体的厚度,保证墙体厚度达到抗震需求,以此来提高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在房屋结构设计上,需要提前勘察好区域地质情况,若建筑本身所在区域往年多次发生地震,便需要在结构设计方面合理地增加墙体厚度,提高墙体承重能力和建筑抗倾斜能力。墙体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过程,而科学的设计方案能进一步加强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为住户构建更加稳定安全的居住场所。
        五、防震缝设计
        防震缝是建筑抗震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结构,在防震缝的设计上,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规划的前期做好防震缝的设定计划,针对建筑体进行有规则性的分化,防震缝两侧需要具有一定的宽度,以达到两侧结构在振幅环境下形成隔离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房屋结构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建筑的外形和构造,结合具体情况来考虑是否需要在防震缝两侧增设抗震墙。
        六、设计多重抗震防线
        抗震防线对于房屋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当地震灾害出现时,抗震防线便成为住户生命安全的防线,所以在房屋结构设计上,合理地设计多重抗震防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震防范手段。基于此,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设计多重抗震防线的方式,利用抗震防线来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设计期间,材料需要选取具备一定延展性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形变性能,因此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在建筑结构中发挥明显的减震效果,再加上其他具有抗震能力的材料,并在设计方案上加以优化,可以明显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设计多重抗震防线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建筑本身的类型以及地域条件来规划,根据这些条件分析总结出抗震防线的最佳设计方案,进一步保证抗震防线设计的作用,降低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带来的影响,为住户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结束语:在城市建设中,房屋建筑是最主要的结构,而房屋建筑的设计也成为了当前建筑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房屋结构的设计上,若想进一步加强其抗震能力,则需要在各个设计阶段应用抗震设计,利用抗震设计的技术和理念来保证建筑本身的稳固性。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各方面的设计工作都需要遵照相关的标准来施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诸葛祥占,耿欣.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住宅产业,2019(05):34-36.
        [2]王秀梅.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12):56.
        [3]冯太阳. 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2018(10):117.
        [4]谷京都.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